查看原文
其他

《三十而已》结局,究竟是残酷现实还是烂尾套路……

小咩 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2022-05-30

《三十而已》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顾佳和许幻山离婚了,许幻山因为烟花厂爆炸事故而坐牢,虽然顾佳坚持离婚,但是依然卖掉了房子还债;而万人痛骂的林有有,几乎毫无损失地离开了许幻山,顾佳甚至还把她送到了机场;


王漫妮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争取到了店长的职位,但是她最终“醒悟”了,放弃了奋斗已久的高薪职位,转而奔去国外大学去深造;


钟晓芹终于成为了知名作家,开了签售会,陈屿也改过自新,变成了懂老婆的好男人,两个人复婚过上了幸福生活。


我想问读到这里的你两个问题:

第一,你认为大结局还原了残酷的现实还是流于国产剧惯用的烂尾套路

A.残酷现实

B.烂尾套路

第二,为什么?

● 选择A的朋友也许会给出很多理由,比如,剧里的角色们形象都很饱满立体、职场竞争故事符合现实、夫妻情感的矛盾与纠结十分精彩等等;


● 选择B的朋友也振振有词:林有有的行为不符合常理、王漫妮的10万元不够出国留学、钟晓芹写作写了几个月就获得了不菲的收入等等。

瞧,这就是典型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如果你在已经有预判的情况下,在知乎、微博、豆瓣等社区浏览剧评或讨论时,你也许会更加乐于选择浏览符合你原有的观点的内容,而忽视能够证实相反的观点的内容。

俄亥俄州立大学在2009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人们看到那些契合他们既有观点的文章时,会花比其他文章多36%的时间来阅读。

这种下意识的行为就可以用“证实偏见”来解释。

一、神奇的证实偏见

证实偏见(又名证真偏见)指的是人们普遍偏好能够验证假设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假设的信息。寻找信息以证真而非证伪自己的假设倾向。


当我们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的时候,我们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我们原来的观点的信息,而对于那些可能推翻我们原来的观点的信息往往忽视掉。

以一个实验为例:


在以下4张卡片中,每张卡片的一面印有一个英文字母,另一面则印有一个数字。提出一个命题:如果卡片的一面是一个元音字母,另一面的数字则是一个偶数。那么,请问翻看哪几张卡片才能判断这个命题的真伪?

翻看E?

还是翻看E和4呢?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答案

事实上,你需要翻看E和7,因为如果7的背面也是元音字母,这个命题就无法成立。

以上的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P.C.Wason和P.N.Johnsolnaird于上世纪60年代进行的实验,实验结果令人侧目:

● 128名被试中只有5人,即不足4%的人作了这种正确选择;


● 而46%的被试错误地选择了翻看E和4,33%的被试只选择了翻看E;


● 其余17%的被试作了其他错误选择。

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大多数人选择了翻看E和4,看看元音背面是否是偶数或偶数背面是否是元音,都是为了证实假设,说明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力求证实的心理倾向。


翻看E是必要的,但翻看4则是错误的。因为不论它的背面是元音或辅音都不能证实这条命题。


第二,只有少数人(4%)翻看数字卡片7,这是正确的选择,如果数字7的背面出现元音字母,就否定了这条规则。


这是证伪假设,即寻求反面的证据看看能否推翻这条规则。但只有极少数人这样做,说明人们重视证实而忽视证伪的作用。


哈珀·李曾在《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写道:“人只会看到他想看到的、听见他想听到的。”


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证实偏见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你一定不陌生。

● 比如,我们讨厌某位明星,就会不自觉地关注ta的负面消息,或者是其他人对ta的负面评价,来证明ta确实不招人喜欢,而且有许多人都很讨厌ta;


● 再比如,如果我们赞同某个方案,尤其是自己提出的方案,就会提供众多理由,不断支持该方案、说服别人,使它看起来越来越正确;


● 再再比如,你的暗恋对象不经意间对你笑了一下,你的心里一定会小鹿乱撞,暗暗想“ta是不是也喜欢我”。

二、记忆也存在证实偏见?

在1979年,明尼苏达州大学的Mark Snyder和Nancy Cantor曾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找来一帮人,给他们读一本书,内容是一个叫Jane的女人在一周内的生活。

而Jane是研究人员虚构出的一个人物,在书中的一周里,Jane时而外向,时而内向。


几天后,参与者读完了关于Jane的书,研究人员将其分为两组,其中A组被问Jane是否可以做一名图书馆管理员;B组则需要对Jane是否适合当一名房地产经纪人给出判断。


A组的参与者回忆,Jane是一名很安静的女孩,正好适合图书馆管理员这种工作;而B组的参与者则记得Jane的性格很外向,做房地产经纪人是再适合不过了。


随后,研究人员又问两组参与者Jane是否还适合其他的工作?A、B两组的参与者均给出否定的答案。


这个研究表明,即使是你的记忆,也会被大脑的证实偏见所左右。我们的大脑同样会选择性的留下符合我们既有观点的记忆,而忘掉那些与违背我们自有观点的事情。

还有许多实验可以证实这一结论。


比如,精神病学家丹尼尔·奥弗曾向一群高中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他们生活的问题,三十四年后,他又让这群人去回想他们的早年生活并回答同样的问题。两次实验得到的结果相去甚远:


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在成年后回忆说宗教在他们青少年时期很重要,而在他们青少年时,有近70%的人这样回答;


大约三分之一的人记得曾受过体罚,而在他们青少年时,有近90%的人回答“是”。

再比如,心理学家伊丽莎白·洛塔斯在这一领域开展了很多开创性研究。


她和几十名年轻人多次面谈,并要求他们回忆“在购物中心迷路的经历”。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曾在商场里迷路过,但面谈结束后,大约四分之一的人都表示“想起来”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而英国心理学家F.C.巴特莱特在著作《记忆》(也译作《回忆》)中写道:记忆显然更接近于重建,而非单纯的复制。


他在研究中发现,人们的回忆不准确,对同一个事件,不同人在做回忆时,会受到各自的世界观的影响,其中包括人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的,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如何,都会干扰到他如何复述自己看到的故事。最终扭曲事实只是为了和自己的信念一致。


由此,对于上述部分中提到过的明星、方案、暗恋对象三个例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某些事情的发生,也许若干年后你再回忆,当年的情况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反转:


A 回忆

我之前对于那位明星一直是纯路人,后来看了ta演的一部剧就果断路转粉入坑了!






B 回忆

我曾提出一个方案,不过提出时我就认为它有些不合理的地方,我很支持另一个同事的想法,我们使用他的方案收获了不错的收益。





A 事实 

我曾经讨厌某位明星,所以常常关注ta的负面消息和负面评价。但后来ta精进演技演了一部好剧,我对ta黑转粉了。




B 事实

我曾提出一个我认为很棒的方案,且提供了众多理由说服别人,使它看起来合理。但后来领导指出了其中一个漏洞,并选择了其他人的方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如何避免证实偏见

证实偏见是人类思维的一个普遍特性,我们习惯性地、错误地认为获得证明了的就是真的。“证实”本身并不是错误或不必要的。关键是,证实只是事物面貌的一部分。如果只有证实,就难以存在全面的思考,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诸如托勒密的地心说、哥尔的颅相学等都是根据对个别事例的观察提出的,是建立在力求证实的基础上的,但却是错误的。


证实偏见使人极力寻求证实自己观点的证据,而忽视、排斥反驳自己观点的证据,使人固执己见,一意孤行。

那么,在生活中如何将证实偏见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呢?有以下几个小建议:

1.坦诚审视自己的动机:是收集有效信息?还是在为自己的观点找论据?

如果你想获取真正有效的信息,在开始浏览前就要告诉自己,在众多信息中,对于某个特定事件一定有很多种看法,我应该直面相互冲突的信息,确保充分了解来自各个不同维度的信息,不偏不倚。即使看到与我的预判相悖的内容,我也要以客观的立场去吸纳精华部分。

2.采用逆向思维,故意朝着和自己想法相反的方向去思考

朝着和自己想法相反的方向去思考,或者邀请一个你信赖的人作为意见分歧者,进行辩论。

3.征询他人意见,获取更多观点

如果需要征求他人意见,尽量不要找那些想法容易受到别人影响而改变的人,要咨询立场坚定、论点清晰、论据充分的人。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尽量避免提出带有诱导性的问题

证实无错,偏见有罪。

-END-

编辑 | 小咩

排版 | neves

审核 | 水泽木兰

图片 | Trim Possible、《三十而已》剧照

参考文献:

[1]张全信:人类思维的严重弱点一力求证实的偏见

[2]百度百科词条:证实偏见

[3]知乎:生活中有哪些典型的「证实性偏见」现象?

[4]知乎:记忆,又见记忆。总是回忆。

[5]知乎:不仅证实,还要证伪,防止证实性偏见

[6]知乎:你经历过类似平行空间的事件吗?▼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

快来点亮 “在看” 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