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羞耻感,真的是我们不够好吗?

小Jalen 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2023-10-28

在生活中,

你是否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


课堂提问,

明明有许多精彩的观点:

我的表达能力不太行,

观点也太普通了,

会不会出糗啊,算了……


同学聚会,想和大家打成一片:

大家都玩王者,

我既不玩游戏也不追剧,

肯定会不合群……


恰逢周末,你明明精心打扮,

穿上了新买的裙子:

腿好粗啊,肤色也不够白,

算了,不要自取其辱了……

感觉这样穿好奇怪啊,

大家会不会笑我?


你还会因为他人质疑而易怒烦躁;

因为他人的否定而否定自己……


相信这种感受离我们并不遥远。

但你知道吗,

其实这是我们的“羞耻感”在作怪。



01

『羞耻感』,人类最负面的情感


在所有不同类型的情绪中,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类最负面的情感既不是悲痛,也不是无法压抑的愤怒,而是羞耻感。





羞耻感在现象学上的表现,符合羞耻感“自我取向”性理论。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指向自我的负性评价


当其产生时,会伴随着强烈的负性情感体验,易耻者表现得更为严重,更加否定自己,对自身行为进行掩饰以及逃避现实。



试想一下,当你想要积极表现自己,融入某个群体时,这种指向自我的负性评价就会锋利地攻击你,挫败你的自信心,告诉你:



  • 你会失败的。

  • 他们真的会接纳你吗?

  • 你不配。

  • 你会出糗的,别干了。

……



这样的羞耻感无处不在,我们的内在人格、外在行为被这种感觉束缚着,从而习惯把一切的错误归咎于自己。甚至很多时候,明明我们什么也没做,也会因自己的存在而感到羞耻。


哲学家让·保尔·萨特这样描写羞耻感的心理作用:


“突然的颤抖从我头顶开始,

延伸到脚下,

没有任何能表达的准备”。



我们不禁会发出疑问:真的是自己不够好吗?



02

羞耻感≠内疚感|真的是我们不够好吗?


羞耻和内疚都是社会化的高级情感,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人们常常会把羞耻感(Shame)和内疚感(Feeling of guilt)混淆,但是事实上,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学者霍夫曼(Hoffman,M.)的研究指出,内疚是个体危害了别人的行为,或违反了道德准则而产生的良心上的反省,对行为负有责任的一种负性体验。它的社会价值在于内疚感被唤醒后经常导致主体的助人行为。






羞耻是个体把消极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时,而产生的指向整个自我的痛苦体验。在羞耻时,人们关心的目标是直接针对完整的自我,这一完整的自我被严厉地审察并做出负性评价。



所以,看见了吗,羞耻感≠内疚感。羞耻,也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够好,不意味着我们犯了错误、打扰了别人。


研究表明,适度、短暂的羞耻感能够帮助你直面困难、改正缺点、提升自我价值。


但是,以羞耻为中心的人,则会因此苛责自己,不断地否定自我行为,产生许多的负面情绪。还会因此引发更多旧的羞耻回忆,陷入羞耻的漩涡当中。



举个简单的例子:


在情感生活中,易耻者被渣男(女)伤害过后,会无端地自责、羞耻:


是我不够好吗?为什么TA要和我分开?为什么我会把自己搞得那么糟糕?我的人生真的很失败……


NO! 这样的想法真的“达咩”!

 

病理性羞耻同样也是可怕的。不少人对精神病患者污名化,甚至将其视为异类。在这种大环境下,精神病患者往往会表现出负性情绪体验,对自身的疾病陷入无限的自责与羞耻中。


可见,羞耻感是疾病痊愈路上的大怪兽,它真真切切地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但是,

真的是我们不好吗?

不是的。

是因为我们太在意外界,

过度地解析他人的质疑与玩笑;

是因为我们不信任自己,

不断地否定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我们没有看到,

因为自己的存在,

世界上就多了一丝色彩、一分明媚。


03

打败羞耻感|行走在阳光下


既然了解了羞耻感的定义和负面影响,那我们要如何走出“羞耻感”的阴影,做自己情感的主导者呢?


美国心理学家罗纳德·波特·埃夫隆的著作《羞耻感》(Letting go of shame:Understanding how shame affects your life )中对“羞耻感”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书中介绍了各种克服羞耻感的方法,例如:


1

建设积极的“自我肖像”

感到羞耻,大部分是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中,过往记忆在你的大脑中不自主地勾勒出了「羞耻形象」


例如,童年因为犯错误或在公共场合不会说话而被斥责;再或是某一天穿了喜欢的小裙子,但同学却说你不适合这种形象。种种的羞耻场景,使你的大脑常常不合时宜地浮现出某些羞耻形象。


我们要做的,是纠正过往的羞耻形象,形成积极的心理形象。


不必苛求自己完美,当你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瑕时,这样反而更加接近真实的自己,减少不必要的羞耻感。



2

面对外界攻击,勇敢地说“不”

外界的攻击通常来说分为言语行为与身体行为。


移除自我否定和无端质疑,为自己设立一条边界线、一块安全区。当我们感觉到他人的言语或行为让自己不舒服时,要学会勇敢地说“不”。


羞耻感的治愈过程着重强调了生活的四项原则:人性、谦逊、自主和能力。这几点在书中也有重点提及:


1

人性原则

融入他人,在关系中被理解、接纳的归属感。


2

谦逊原则

放弃比较,人生就是提升自我的过程,而不是在无休止的竞争中被挫败感打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3

自主原则

心态上,不做“受害者”。意识上,拥有独立承担责任的观念、独立把握人生方向的意识。


4

能力原则

放弃『完美主义』,从生活中不断学习,获取经验,从而不断增强自身能力。当人致力于提升能力而非注重事物结果时,就会以一定的成就感替代旧有的羞耻感。



我们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拥有着平淡普通的生活,所以我们不比谁差;我们每个人又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光芒,所以我们也足够地好。




哪朵玫瑰没有荆棘

最美的盛开是反击

别让谁去改变了你

你是你或是你都行

会有人真心地爱你


爱自己

信任自己

多听听内心的声音

走出羞耻感的阴影

去拥抱明媚的暖阳

这才是浪漫的开始

 

你曾经也有被羞耻感困扰的时刻吗?

你又是如何打败“羞耻感”这个大怪兽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END-


编辑 | 小Jalen

排版 | Blakey

审核 | 张奕华  林玛  宋姣姣 

图片 | 网络


参考文献:

[1]知乎:羞耻感:最具杀伤力的情绪|心理学

[2]知乎:读书笔记——治愈系《羞耻感》

[3]施承孙,钱铭怡.羞耻和内疚的差异[J].心理学动态,1999(01):35-38.


▼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树洞,我知道你「在看」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