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华师,他们追逐光成为光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2023-04-30
在华师
有这一群

他们与华师的缘分

始于学生时代

让我们一起来倾听

他们与华师的故事吧



年华流转  华师魂不变

岁月不居  学子心永恒

师道相传  师者相承

她是华师刘喆


  刘喆:教研齐进,师者风范  



刘喆,教育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教学学术。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10余项课题,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教育学刊》《现代教育技术》《中国大学教学》等核心期刊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一本。曾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数学组优秀指导教师,华南师范大学首届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教学学术创新奖,连续三届华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


  薪火相传,奋进作为  


今年是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研究员刘喆在华师求学、工作的第25个年头。本科就读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她,回想起在华师遇见的良师们,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张谋成、周传忠和李勇华三位老师是我高等数学的启蒙老师,他们教授的课程对我的专业成长有奠基性的作用,让我感悟到数学的工具品格和文化品格;陈奇斌老师会把抽象的微分几何讲解得鞭辟入里,能一气呵成画出复杂且精确的几何图形,他的课程兼具实效性和观赏性,可谓精彩绝伦,是我眼中的‘一等奖’;陈裕群老师特别擅长用‘正难则反’的逆向思维引领我们解决问题,他睿智幽默,教学风格独特,还有一手板书绝活;刘名生老师是南粤优秀教师,很有亲和力,经常和我们这些学生打成一片,但是他治学十分严谨,对作业和考试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我从我的老师们身上看到了师者风范和榜样力量。”刘喆说,自己感受到教师这一职业的魅力,离不开李志厚老师在教育学课堂上鼓励她踏上讲台模拟授课。时任辅导员的陈琳老师给了她很多主持大型活动的锻炼机会:“记得第一次做主持人时,我读错‘莅’这个字,左再思老师在活动结束后悄悄地给我纠正,生怕我尴尬。”所遇良师,种种经历都形塑了刘喆的传道情怀、授业底蕴和解惑能力。



“我的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都是我心中的大先生,他们用爱与智慧托举学生、守望学生,对我职业信念的树立带来深远的影响。”刘喆说,“我做辅导员的时候,带过三届本科生,这些学生都已成为各学校的骨干力量,我愿意为他们搭建云梯,助力他们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最近正在领衔主编一套丛书的她,把不少自己的毕业生请进了编写团队。


写成于刘喆在创新大赛备赛期间的《什么是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内涵与发展路径》一文,与其说是参赛心得的真实写照,不如说是她为自己树立的奋斗目标。岁月流转,师道相传。受母校和恩师的影响,刘喆承继起教书育人之职,成为一名教师教育者,开启了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的新历程。


  勇于创新,破局开路  



“从行政岗转到教学岗,要磨掉我的三层皮。”刘喆打趣地说,“既要站稳讲台,又要扎根科研,同时还要常去中小学观摩学习。”促进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并非易事。


在教授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时候,刘喆常常思考一个问题:除教育实习外,师范生在真情境中实践学习的机会十分有限,如何才能增强理论课程的“真”实践环节呢?自2018年起,刘喆依托学校的智慧教室,以发展数学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为目标,开展了一场基于智能环境的“U-S双师”课堂教学改革实验。



除此之外,刘喆还发现教师教育者往往缺乏完备的中小学学科教学素养,以及学科教学论课程内容与基础教育相对分离和脱节的问题。为此,她主动前往华师附中代课,承担起如初二数学课、批改作业、上公开课、参与科组研讨、开设选修课等常规教学工作。“深入基础教育一线,不仅为我的学科教学论课程注入活力,也为科研工作开辟了新领域、发现了新命题。”


勤恳积累,坚持不懈,终获硕果。历经五轮迭代,教学学术思维推动教学创新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刘喆带领团队获得了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广东分赛特等奖,并受邀在ICBL2022和EITT2022两场国际会议上分享教改论文。她主持的参赛课程《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还获得了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什么是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内涵与发展路径》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数学学科师范生核心素养概论》一书已经出版。



创新大赛给了刘喆检验教学创新的一次机会,证明了她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前辈们给了她勇往直前的底气,学生们给了她继往开来的志气,激励着她在教学之路上踔厉奋发。“我期待从我们的课堂中走出的学生到2035年都能成长为卓越的新时代教师。”刘喆说。


爱国之心不改  报国之志弥坚

学成归国  供能社会

任教母校  一展才干

在孩子的心中种下化学之种

他是华师陈家文


  陈家文:传承华师学风,撒播化学之种  



陈家文,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青年)入选者,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入选者。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毕业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师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Ben Feringa教授。2018年加入华南师范大学工作,课题组长期从事光、热响应型功能分子与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研究方向主要围绕功能分子的可控组装、功能放大以及智能材料的制备。


身在荷兰,心在祖国



留学荷兰十年,即使面对荷兰政府移民的邀请,陈家文也从未动摇过归国建设的想法。“我们是祖国培养的,成材了不去建设祖国而是建设其他国家,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他始终铭记父辈建设祖国的艰辛,深知中国复兴之路走到今天的个中曲折,因此明白他们这一代人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归国之心强烈又坚决。


这朴素的爱国情怀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滋养。在异国他乡留学期间,陈家文时常能感受到来自祖国的温暖。2014年,在中国驻荷兰大使馆的国旗前,时任中国驻荷兰大使陈旭为他们颁发中国海外优秀留学生奖。这样一个用心的仪式让陈家文非常感动,这让他感受到祖国母亲也时刻心系着海外留学生。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也让海外学子施展才华的舞台更为宽广。陈家文和另外两位中国留学生刻苦钻研,第一次以中国人身份为导师所在的课题组贡献了化学类顶级期刊的成果,他的导师决定自此往后每年都要保持课题组内有三名中国人的基本组成。也正是在这样不懈的努力中,陈家文意识到,与其一味地融入国外的环境做一个追随者,不如保持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鲜明特性,通过勤奋刻苦做到自身优秀,这样反而更加会获得外国人的尊重。


学有所成后,陈家文谨记母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与华师一脉相承的优异学风,以及“为人师表,求实创新”的校训,选择回到华师任教。在国家先进人才政策和我校的细致规划下,陈家文通过中共中央组织部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回归华师,带着尖端的思维和能力,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以化学之能点亮生活



科研之用,始于生活亦归于生活。归国后的陈家文敏锐结合国家发展需求,抓住智能材料这一基建“血液”,盘活材料化学的创造力,为中国基建大厦持续“造血”。智能材料强调最高的能源利用率,陈家文及其团队研究的,正是如何从材料上实现环保与高效的双驱达标。


我们常看到的商场巨型落地玻璃,顾客在每一次享受充沛阳光的背后,其实是降温空调的高耗能。陈家文团队通过擦亮玻璃辨别光谱的“双眼”,把带有热量的红外线“拒之门外”,同时将带着光明的可见光“邀请入内”,实现了室内明亮和低温的平衡。



不止于城市森林的智能玻璃,针对戈壁沙漠中太阳能面板易被风沙覆盖问题,一款会自己抖动掉表面风沙的智能薄膜应运而生,减少了太阳能转化过程中的损耗。从机械智能到人体智能,陈家文带领团队用“左右群偏正光”这种对人体无害的光线替代紫外线,让防伪认伪程序更绿色无害。


师承诺贝尔奖得主Ben Feringa教授,春风化雨,陈家文心中亦有一个“诺奖梦”,让化学之用真正落于实地便是他的逐梦方式。浸润在科教兴国的蓬勃春风,陈家文带着祖国对他的信任,为做好中国基建强国的“造血之泵”持之以恒地奋斗着。


“我也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一双双透出求知欲的明亮眼睛,是陈家文完成“科技下乡”后留在心里最深刻的印记。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与知识扶贫的号召,陈家文身体力行地走上了科普下乡的道路,把启蒙之火的印记留在了梅州、清远、韶关等大地上。


每次讲座后被学生围得水泻不通的讲台,总能让陈家文触动良多。“面对面的交流能让他们意识到科学家不再是模糊或遥不可及的东西,而是可触碰、可实现的。”短短的一场讲座传达的知识或许有限,但孩子们从陈家文身上看到的,是一段促人奋进、砥砺前行的跨越大山的求学之路,更是一份校园生活外关乎科技与强国的宏大的家国情怀。



“我也想成为一名科学家!”这是化学种子在孩子心中播种的开始,也是基础教育在乡土大地上开花的信号。从学生身份走向师者角色,陈家文在华师“自由而深度”的教育理念中完成了自我实现,他也将传承教育的力量,让更多中国孩子在科技教育中成就自我,供能社会。


赤子之泉,汩汩涌流。如今投身于高校教学一线的陈家文,希望能将曾经受益过的华师学风传递到下一代青年身上。同时,他期望自己能尽快成长为更高级的国家级人才,在未来5-8年,为华师的学科引才与培育提供关键力量,在教学相长中推动华师“双一流”学科迈向令人期待的新台阶。


入学到入职  十年时光荏苒

激情与热忱  肩负传承使命

深耕智能医疗领域

致力于创新与卓越

他是华师陈炳志


  陈炳志:情系十年缘分,传承华师精神  



陈炳志,博士,华南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青年英才,硕士生导师。2017年本科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同年保送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直接攻读博士;2021年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2022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再次回归华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大家庭。相关学术工作主要关注如何有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攻坚医疗大数据领域相关课题,寻求在高性能的医疗智能诊断和临床决策支持等任务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近20篇。曾入选“华南师范大学第五届榜样华师”、“华南师范大学百名优秀毕业生”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标兵”等;荣获“本科生/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生奖学金”等。


从入学到入职,恰好相隔十年



作为软件学院在佛山校区南海校园办学的第一届学生,陈炳志认为自身的早期发展与母校华师和软件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紧密相连。软件学院实行的“三全育人”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他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各个阶段得到了充分的指导和帮助,并准确把握住了每一次难得的机遇来磨练和提升自己,从而更有信心和底气走向下一个求学阶段。同时,在软件学院担任学生会主席和兼职班主任,以及参与母校“青马工程”培训班等学生工作和学习经历,让他学会了责任和担当,并对华师和软件学院产生了极强的情感归属和认同。


历经近五年的“直博”生涯,如今他选择重返母校软件学院就职工作,这也意味着他将把自己的经验、技能和知识带回到母校,去帮助更多的学生实现他们的梦想。从入学到入职,十年时光荏苒。在这十年的时光中,他深刻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但他也感到十分荣幸,因为他的回归与华师九十周岁华诞恰逢其时。作为第一届学生的一员,他深感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发扬华师优良传统的责任和使命。他表示:“我希望自己的回归能给南海校园、给软件学院的师弟师妹们树立信心与勇气。” 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和影响,能够激励更多的华师学子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从“0”到“1”,需要沉得住气



回顾过去十年的人生经历,陈炳志认为自己的经历并没有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逆袭剧情,他也并不认为自己是所谓的“学霸”。然而,他一直坚定地秉持自己的信念,珍惜每一个机会,并在困境中保持向上不屈的心态。这种精神与态度让他在面对困境时更加从容自信,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在他看来,无论是在专业学习、学生工作还是科研道路上,最具挑战性的是从零开始。


他认为,从“0”到“1”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沉得住气,动态规划自己的阶段性目标,找准眼前的关键问题,并基于这些问题不断分解和细化执行计划。他说:“人生总是在阶段性循环中进行。当你完成第一个完整的过程之后,你会发现后续的许多困惑和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在他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最让他深刻的经历莫过于第一次进行计算机医学领域的科研工作,从查阅文献、思考方法、设计模型、实验验证、改进和得出结论,到发表论文,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积累和探索,最终取得了突破。


从现在到未来,做自己的“破壁人”



针对现在常说的“内卷”焦虑,陈炳志认为在当下竞争持续加剧的大环境中,许多人不得不加入“内卷”大队伍中。但他建议同学们要学会审视自己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这样才有利于打破自己成长发展的边界壁垒,做自己的“破壁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他表示:“面对时代出的难题,青年一代的我们应该稳住心、沉住气、顶住压力,在‘躺平’和‘内卷’之间找寻恰当的平衡。”


对于未来工作计划,陈炳志表示自己仍会将重心放在科研工作中,深耕领域,追求卓越,指导和帮助更多的研究生进行科研学习。同时,继续发扬母校“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精神,努力推动软件学院学科发展和整体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为母校建设“双一流”创新型高水平大学发挥自己的力量。此外,他也希望未来与更多的杰出优秀人才组建一支医疗人工智能专业科研团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更多的研究成果应用在人工智能医疗上。


植根教育  心归华师

人文之风  春风化雨

授业传道  惟诚惟勤

她是华师张等菊


  张等菊:勉励创新,奉献华师  



张等菊,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现就职于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主要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产教融合育人项目、省委政研室项目、省教改重点项目、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省高校特色创新项目等20项;在CSSCI等各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篇;荣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6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省级奖18项;荣获广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称号、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省级人才培养对象、广东省大中专学生科技节“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兼任广东省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理事等社会职务。


二遇疫情,扎根华师



张等菊与华师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密切的缘分。2000年,她曾免试保送至教育科学学院攻读硕士,在2003年“非典”肆虐之际毕业离校。十八年后,在新冠疫情暴发之时又重新回到华师任教。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扈中平的这一观念,深深撼动了张等菊的内心。在华师,不仅有开拓我国教育人学研究领域的扈中平,也有卢晓中率领的国家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创新团队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建言献策,名师众多,英才济济。除了人文之风盛彰,在华师的生活质量也让她印象深刻。高质量的食堂、便利的生活设施、优秀的后勤工作,都让她体感华师之优秀。而在汕尾校区建设的第一年,张等菊发扬华师艰苦奋斗的校训精神,专心投身于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中,为学校建设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我之所以成为一名教师,其实是受华师影响的。”张等菊说。她在华师就读硕士期间,学校的研究生院和教育科学学院均设置了科研奖励制度,她通过努力获得的奖金,不仅可以补贴生活费用,而且激励学术研究。在成为华师的一名教师后,她深切地感受到学校和职业教育学院不仅为老师提供了教学与科研的发展平台,还设置了各种充满人文关怀的制度,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教师的各种贡献和价值,让她备受鼓舞。


她认为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她经常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参加各类比赛和社会实践,以学生取得的成就作为自己从事教育事业最大的收获。


惟诚惟勤,活出光彩



“跟年轻人待在一起时,他们会让我忘记烦恼,继续保持对教育的热爱!”张等菊在刚开始做教师时,对自己的授课还缺少自信,便经常钻研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课堂,对教学授课进行深度反思。直到现在,她还保持这样的习惯。


“尊重每一个人,认真做每一件事,生活一定会给予你足份的回馈。” 张等菊说:“人生有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每个人处境不同,但一旦到了相应的位置上,不管是想去的,还是不得已而去的,只要努力奉献自己的力量,是金子就会发光。”


他们在华师

追寻光 成为光 散发光

续写华师故事

传播华师声音

以激昂青春和教师风彩

献礼华师90周年校庆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90周年校庆,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回望发展历程、凝练华师精神、展现办学成就、汇聚各方力量的重要契机。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面向广大华师友人启动“90元庆90年”捐赠项目和持续推进“文博中心建设”捐赠项目,汇聚点滴爱心,传递爱校情谊,共襄校庆盛举。

点击下方小程序

可选购最新华师文创

  #往期回顾#  




采写丨伍嘉明 陈璐 刘雅萱

王天惠 曾月融 张劲伟 余佳治

图片丨由受访者提供 林家栩 陈煜婷
执行编辑丨杨宁芳 王慧妍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吴建国 卢嘉裕

关注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我们在场 懂你悲喜 给你力量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转专业丨网费丨水电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