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珠宝玉石鉴定GB/T16553-2017(20180501)(上)

戴卫祥 司法鉴定律师 2021-04-01
相关推荐阅读

1、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T 3324-2017(20180501)

2、红木GB/T 18107-2017(20180701)

3、文物藏品定级标准(20010409)

4、翡翠分级GB/T 23885-2009(20100301)

5、珍珠分级GB/T 18781-2008(20090501)

6、钻石分级GB/T 16554-2017(20180501)

 珠宝玉石鉴定GB/T16553-2017(20180501)

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7年10月14日联合发布,并自2018年5月1日起实施。代替已废止的GB/T16553-2010。


目  次

1 范  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鉴定方法和项目选择

4.1 鉴定方法

4.2 鉴定项目和选择原则

5 鉴定标准

5.1 天然宝石

5.1.1 钻石

5.1.2 红宝石

5.1.3 蓝宝石

5.1.4 金绿宝石

5.1.5 猫眼

5.1.6 变石

5.1.7 祖母绿

5.1.8 海蓝宝石

5.1.9 绿柱石

5.1.10 碧玺

5.1.11 尖晶石

5.1.12 锆石

5.1.13 托帕石

5.1.14 橄榄石

5.1.15 石榴石

5.1.16 水晶

5.1.17 长石

5.1.18 方柱石

5.1.19 柱晶石

5.1.20 黝帘石(坦桑石)

5.1.21 绿帘石

5.1.22 堇青石

5.1.23 榍石

5.1.24 磷灰石

5.1.25 辉石

5.1.26 红柱石

5.1.27 矽线石

5.1.28 蓝晶石

5.1.29 鱼眼石

5.1.30 天蓝石

5.1.31 符山石

5.1.32 硼铝镁石

5.1.33 塔菲石

5.1.34 蓝锥矿

5.1.35 重晶石

5.1.36 天青石

5.1.37 方解石

5.1.38 斧石

5.1.39 锡石

5.1.40 磷铝锂石

5.1.41 透视石

5.1.42 蓝柱石

5.1.43 磷铝钠石

5.1.44 赛黄晶

5.1.45 硅铍石

5.1.46 蓝方石

5.1.47 闪锌矿

5.2 天然玉石

5.2.1 翡翠

5.2.2 软玉

5.2.3 欧泊

5.2.4 石英岩玉

5.2.5 玉髓(玛瑙/碧石)

5.2.6 硅化玉(木变石/硅化木/硅化珊瑚)

5.2.7 蛇纹石

5.2.8 独山玉

5.2.9 查罗石

5.2.10 钠长石玉

5.2.11 蔷薇辉石

5.2.12 阳起石

5.2.13 绿松石

5.2.14 青金石

5.2.15 孔雀石

5.2.16 硅孔雀石

5.2.17 葡萄石

5.2.18 大理石

5.2.19 菱锌矿

5.2.20 菱锰矿

5.2.21 白云石

5.2.22 萤石

5.2.23 水钙铝榴石

5.2.24 滑石

5.2.25 硅硼钙石

5.2.26 羟硅硼钙石

5.2.27 方钠石

5.2.28 赤铁矿

5.2.29 天然玻璃

5.2.30 鸡血石

5.2.31 寿山石

5.2.32 青田石

5.2.33 巴林石

5.2.34 昌化石

5.2.35 水镁石

5.2.36 苏纪石

5.2.37 异极矿

5.2.38 云母质玉

5.2.39 针钠钙石

5.2.40 绿泥石

5.3 天然有机宝石

5.3.1 天然珍珠

5.3.2 养殖珍珠(珍珠)

5.3.3 海螺珠

5.3.4 珊瑚

5.3.5 琥珀

5.3.6 煤精

5.3.7 象牙

5.3.8 猛犸象牙

5.3.9 龟甲

5.3.10 贝壳

5.4 人工宝石

5.4.1 合成钻石

5.4.2 合成红宝石

5.4.3 合成蓝宝石

5.4.4 合成祖母绿

5.4.5 合成绿柱石

5.4.6 合成金绿宝石

5.4.7 合成变石

5.4.8 合成尖晶石

5.4.9 合成欧泊

5.4.10 合成水晶

5.4.11 合成金红石

5.4.12 合成立方氧化锆

5.4.13 合成碳硅石

5.4.14 合成翡翠

5.4.15 人造钇铝榴石

5.4.16 人造钆镓榴石

5.4.17 人造钛酸锶

5.4.18 人造硼铝酸锶

5.4.19 塑料

5.4.20 玻璃


5.2 天然玉石~5.4 人工宝石 内容详见《珠宝玉石鉴定GB/T16553-2017(20180501)(下)》

1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珠宝玉石的术语和定义、鉴定方法和项目选择及鉴定特征。

本标准适用于珠宝玉石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552 珠宝玉石 名称


3术语和定义

GB/T 16552-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晶体 Crystal

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其内部质点在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

3.2 晶质体 Crystalline

结晶质的固体晶体

3.3 晶质集合体 Crystalline aggregate

由无数个结晶个体组成的块体。

注:晶质集合体包括显晶质集合体和隐晶质集合体。

3.4 非晶质体 Non-crystalline

组成物质的内部质点在空间上呈不规则排列,不具格子构造的固体物质。

3.5 晶系 Crystal system

反映晶体对称特点的晶体分类按对称程度分为七个晶系等轴晶系、六方晶系、四方晶系、三方晶系、斜方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

3.6 晶体习性 Crystal habit

某种矿物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趋向于结晶成某一种形态的特性。

3.7 双晶 Crystal twinning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种晶体按一定的对称规律形成的规则连生。

注:按双晶个体连生方式分为接触双晶、穿插双晶和环状双晶。接触双晶又分为简单接触双晶和聚片双晶。

3.8 双晶纹 Twinning striation

双晶接合面在晶面、解理面或宝石切磨平面上呈现的线状条纹。

3.9 晶面 Crystal face

晶体生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包围晶体表面的平面。

3.10 晶面条纹 Striation

晶面上由一系列所谓的邻接面构成的直线状条纹,也称生长条纹或聚形条纹。

3.11 色带 Color band

晶体内部颜色呈带状或块状不均匀分布的现象。

注:原生色带是晶体生长过程中,由于介质成分及生长环境变化,导致颜色深浅变化或色彩的变化。

3.12 光性特征 Optic character

材料对入射光的方向和传播方向发生作用,而产生的各种现象,包括材料的均质性、非均质性、非均质体的轴性和正负光性等特征。

3.13 光性均质体 Isotropic material

光学性质在各个方向上均相同的物质,简称均质体。

注:等轴晶系和非晶质的材料为光性均质体。

3.14 光性非均质体 Anisotropic material

光学性质在各个方向不同的物质,简称非均质体。

注:除等轴晶系和非晶质的材料外,均为光性非均质体。

3.15 光率体 Optic indicatrix

表示光波在晶体中传播时,光波振动方向与相应折射率之间关系的一种光性指示体。

3.16 一轴晶 Uniaxial crystal

只有一个特殊方向(一个光轴),当光平行该方向入射时不发生双折射的晶体。

注:三方晶系、四方晶系、六方晶系的晶体为一轴晶。

3.17 二轴晶 Biaxial crystal

具有两个特殊方向(二个光轴),当光平行该二个方向入射时不发生双折射的晶体。

注:斜方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的晶体为二轴晶。

3.18 光性方位 Optic orientation

光率体主轴与晶体结晶轴之间的空间关系。

注:一轴晶宝石当其常光折射率(No)小于非常光折射率(Ne)时,为正光性(positive character)。反之,为负光性(negative character);二轴晶宝石三个主折射率值按大、中、小分别用Ng、Nm、Np表示,当Ng-Nm>Nm-Np时,为正光性,反之为负光性。

3.19 折射率 Refractive index

光在空气(或真空)中与在珠宝玉石材料中传播速度的比值,也称折光率。

注:珠宝玉石检测中的折射率是在空气中测得的相对折射率。

3.20 双折射率 Birefringence

非均质体中两个或三个主折射率之间的最大差值,也称重折射率(或重折光率)。

3.21 多色性 Pleochroism

非均质的彩色宝石,由于不同结晶方向上对光波的选择性吸收,呈现不同颜色的现象,分为二色性和三色性。

3.22 二色性 Dichroism

一轴晶彩色宝石,在二个主振动方向上,呈现二种不同颜色的现象。

3.23 三色性 Trichroism

二轴晶彩色宝石,在不同主振动方向上,呈现三种不同颜色的现象。

3.24 吸收光谱 Absorption spectrum

连续光谱的光照射珠宝玉石材料时,被选择吸收而产生的光谱。

3.25 光泽 Luster

珠宝玉石材料表面反射光的能力和特征。

按光泽的强弱分为金属光泽metallic luster 、半金属光泽submetallic luster、金刚光泽adamantine luster和玻璃光泽vitreous luster);由集合体或表面特征所引起的特殊光泽有油脂光泽greasy luster、蜡状光泽waxy luster、珍珠光泽pearly luster、丝绢光泽silky luster等。

3.26 透明度 Transparency

珠宝玉石材料透光的程度。

注:可分为透明(transparent)、亚透明(semitransparent)、半透明(translucent)、微透明(semitranslucent)和不透明(opaque)。

3.27 荧光 Fluorescence

珠宝玉石在激发光源照射下,发出可见光的现象。

注:按发光的强弱分为强、中、弱、无。珠宝玉石鉴定中的激发源常用紫外光。

3.28 磷光 Phosphorescence

激发光源撤除后,珠宝玉石在短时间内继续发光的现象。

注:珠宝玉石鉴定中的激发源常用紫外光。

3.29 变彩效应 Play-of-color

珠宝玉石的某些特殊结构,对光的干涉或衍射作用而产生的颜色,随光源或观察方向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3.30 晕彩效应 Iridescence

因某些特殊结构对光的干涉、衍射等作用,在珠宝玉石内部或表面产生光谱色的现象。

3.31 砂金效应 Aventurescence

宝石内部细小片状矿物包体对光的反射所产生的闪烁现象。

3.32 色散 Dispersion

当白色复合光通过具棱镜性质的珠宝玉石材料时,分解成不同波长光谱的现象。

3.33 色散值 Dispersion value

反映材料色散强度的物理量。

注:理论上用该材料相对于红光(B=686.7nm)的折射率与紫光(G=430.8nm)的折射率的差值来表示,差值越大,色散强度越大。

3.34 密度 Density

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单位是g/cm3。

3.35 硬度 Hardness

材料抵抗外来刻划、压入或研磨等机械作用的能力。

注:珠宝玉石硬度采用矿物学中的摩氏硬度(Mohs’hardness)表示。

3.36 解理 Cleavage

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的结晶方向裂开呈光滑平面的性质。

注:解理分为极完全、完全、中等、不完全、无。

3.37 断口 Fracture

晶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不规则破裂面的性质。

注:常见断口类型有不平坦状、锯齿状、贝壳状等。

3.38 裂理 Parting

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结晶方向(如双晶结合面)产生破裂的性质。

3.39 内部特征 Internal characteristics

宝石材料中所含的固相、液相、气相包裹体,特殊类型的包裹体(如负晶)及与宝石的晶体结构有关的现象。

注:如生长纹、色带、双晶纹、解理、裂理等。

3.40 外部特征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

除晶形、颜色、透明度和光泽外,与宝石晶体结构有关的特殊现象,以及宝石在切磨抛光过程中留下的现象。

注1:常见的晶体外部特征有晶面横纹、纵纹、双晶纹、生长凹坑、生长丘及蚀象、溶丘等现象。

注2:常见的切磨宝石外部特征有刮痕、抛光纹(痕)、微缺口、空洞、损伤、烧痕、撞击痕、须状腰棱、额外刻面、棱线尖锐或圆滑等现象。

3.41 包裹体 Inclusions

影响珠宝玉石整体均一性的,与主体有成分、相态、结构或颜色等差异的内、外部特征,可简称为包体。

注:如矿物包体、气液包体、双晶纹、断口、解理、色带等。


4鉴定方法和项目选择

4.1 鉴定方法

4.1.1 肉眼观察

4.1.1.1 方法原理:珠宝玉石的某些性质,可以通过肉眼观察的方法来确定,包括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特殊光学效应、解理、断口以及某些内外部特征。

4.1.1.2 适用范围:各种类型的珠宝玉石。

4.1.1.3 操作步骤:

a)借助自然光线或人工光源照明,首先观察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特殊光学效应等项目;

b)观察是否具解理、断口及某些切工特征;

c)若是晶体原石,可根据晶体形态,判断所属晶族或晶系;

d)在光源照明下,观察较为明显的内部特征。

4.1.1.4 结果表示:

a)根据肉眼观察直接描述;

b)描述颜色时,直接用组成白光的光谱色或其混合色及白色、黑色、无色来描述。常以主色在后,辅色在前,如:黄绿色,绿黄色。必要时在颜色前加上深浅及明暗程度的描述,如:浅黄绿色,暗绿色;

c)描述形状时,具晶形的原石可描述其晶形组成单形或聚形,并可据此判断所属晶系、晶族。已加工的珠宝玉石可根据加工形状直接描述,如:椭圆形刻面、椭圆形弧面、圆球状等。

4.1.2 放大检查

4.1.2.1 方法原理:利用光学组件将珠宝玉石的微小内、外部特征进行放大,以便于观察。

4.1.2.2 仪器:各种类型的放大镜和显微镜。

4.1.2.3 适用范围:各种类型的珠宝玉石。

4.1.2.4 操作步骤:

a)将样品擦洗干净,置于放大镜或显微镜下;

b)用反射光观察样品的外部特征,用透射光或强光照明观察样品的内部特征;

c)特殊情况下,可附加散射白板、油浸等方法,观察内部生长纹、颜色分布等特征;

d)从各个角度观察,并记录观察现象,作为判断依据。

4.1.2.5 结果表示:直接描述所观察到的内、外部特征,特别是具鉴定意义的特征。

4.1.3 折射率 双折射率

4.1.3.1 方法原理:不同珠宝玉石材料具有特征的折射率或折射率范围。通过测定折射率和双折射率,可判断珠宝玉石的光性特征,如非均质体/均质体、一轴晶/二轴晶甚至光性符号。

4.1.3.2 仪器:阿贝型宝石折射仪,反射型折射仪。要求如下:

a)阿贝型宝石折射仪,最小分度值为0.01;

b)接触油的折射率N油常为1.79~1.81;

c)测量范围:1.35~N油,测量上限值取决于接触油的折射率N油。

4.1.3.3 适用范围:适用于具光滑面的珠宝玉石。下列情况下不易或不能测定折射率、双折射率:

a)样品无光滑面(如抛光面、晶面等),不易测定折射率、双折射率;

b)样品过小(平面直径<2mm)或样品所镶嵌的金属超出样品平面时,不易测定折射率、双折射率。

c)样品与折射仪接触面过小(如小刻面、弧面)时,可用点测法测定折射率,但不易测定双折射率;

d)样品折射率超过折射仪及接触油的测量范围时,不能测定折射率、双折射率;

e)接触油对样品有损害时(如多孔隙或结构松散的样品),不能测定折射率、双折射率;

f)样品为晶质集合体或有机宝石时,不易测定双折射率。

4.1.3.4 操作步骤:

a)清洗或擦拭被测样品;

b)将适量的接触油滴在测量台上;

c)将样品的抛光面或晶面朝下,轻放于测量台的接触油上;

d)全方位转动样品和偏光片,并由观测目镜读出明暗交界线的刻度值即折射率值;

e)非均质体可测得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两值之差即为双折射率;

f)依据明暗交界线的变化情况,可判断样品的光性特征。

4.1.3.5 结果表示:

a)具光滑平面珠宝玉石折射率、双折射率的实测值,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

b)接触面小的珠宝玉石如弧面型、小刻面珠宝玉石、原石等,用点测法测得折射率,可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并在其后加注“(点测法)”。点测法的分辨力通常为±0.01;

c)遇4.1.3.3中不易或不能测定折射率、双折射率情况时,可标注“不可测”;

d)样品折射率超过折射仪及接触油测量范围时,可用“>N油”表示。当N油为1.79或1.81时,可表示为>1.79或>1.81。

4.1.4 光性特征

4.1.4.1 方法原理:根据光的传播方式及特征,珠宝玉石材料可分为均质体和非均质体;非均质体进一步分为一轴晶和二轴晶;根据光轴特点,一轴晶和二轴晶可各自分为正光性和负光性。通过判断光性特征,可以辅助鉴定珠宝玉石种属。

4.1.4.2 仪器:偏光镜,偏光显微镜,折射仪,二色镜。

4.1.4.3 适用范围:

a)偏光镜检测光性特征时,适用于透明-半透明的珠宝玉石材料。应注意:

1)宝石内部含大量包体或裂隙时,测试的可靠性差。

2)某些光性均质体,由于内部应力作用或其他作用,会呈现异常消光。

3)折射率很高的材料,由于外界光线经宝石反射后的反射光会产生偏振化,影响判断结果。

b)偏光显微镜适用于粒度小或薄片状宝石。

c)折射仪适用于折射率在折射仪测量范围内、具光滑平面的珠宝玉石材料。详见4.1.3折射率、双折射率;

d)二色镜适用于彩色非均质(即具多色性)的透明至半透明珠宝玉石材料。详见4.1.5多色性。

4.1.4.4 操作步骤(偏光镜):折射仪和二色镜的操作步骤详见4.1.3和4.1.5。偏光镜的操作步骤如下:

a)使仪器上下偏振片处于正交位置(全黑);

b)把样品置于载物台上;

c)转动样品或载物台,观察样品的明暗变化,确定样品为均质体或非均质体(在油浸槽中 观察效果更佳);

d)如需测定样品的轴性和光性,先找出光轴所在方位,即干涉色最高方位,使其光轴直立然后将干涉球置于样品之上,根据干涉图形态确定轴性(即一轴晶、二轴晶),再用消色板判断样品的光性(正光性、负光性)。

4.1.4.5 结果表示:

a)根据观测结果表示为均质体、非均质体、均质集合体、非均质集合体。

b)对非均质体宝石,必要时可在非均质体后用括号表示出一轴晶或二轴晶,甚至其光性符号。如非均质体(一轴晶,+)或(二轴晶,-)等。

4.1.5 多色性

4.1.5.1 方法原理:当光进入非均质体宝石时分解成两束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光,该两束光的传播速度有所不同, 宝石对该两束光产生的选择性吸收也有差异,使不同方向上呈现的颜色色调或深浅有所不同,即多色性。一轴晶可见二色性,二轴晶宝石可见二色性或三色性。多色性的明显程度,分为强、中、弱、无。根据多色性可以辅助判断彩色宝石的光性特征及宝石晶体结构的定向。

4.1.5.2 仪器:二色镜。

4.1.5.3 适用范围:多色性观察适用于彩色透明至半透明非均质体宝石。下列情况不易或不能观察多色性:

a)不透明或透明程度差的宝石,无法或不易观测多色性;

b)均质体及无色的非均质体宝石,无多色性;

c)浅色非均质体宝石的多色性常不明显;

d)晶质集合体的珠宝玉石,不能观测多色性。

4.1.5.4 操作步骤:

a)使用自然光或白炽灯光透射观察;

b)将样品置于二色镜前适当位置;

c)转动样品或二色镜,在不同方向上观察;

d)观察二色镜两个窗口中的颜色变化,可以是颜色深浅或色调的变化。

4.1.5.5 结果表示:

a)直接描述观测到变化明显的两种或三种颜色, 颜色间用逗号分开。如:蓝宝石的二色性:蓝,绿蓝。

b)不透明或透明程度差的样品,无法或不易观测多色性时,表示为“不可测”;

c)均质体及无色非均质体宝石,无多色性,表示为“无”;

d)非均质集合体珠宝玉石,多色性不易观测,表示为“不可测”。

4.1.6 荧光观察

4.1.6.1 方法原理:某些珠宝玉石受到紫外光辐照时,会发出可见光。根据荧光强度及有无荧光反应可分为强、中、弱、无。根据样品在长、短波紫外光下的荧光颜色和荧光强度可辅助判断珠宝玉石种属、天然与合成及是否经处理等。某些具磷光的珠宝玉石在停止紫外光照射后,仍能在一定时间继续发出可见光。

4.1.6.2 仪器:紫外灯(具365nm长波紫外光和254nm短波紫外光)。

4.1.6.3 适用范围:适用于任何样品短时间的荧光观察。

4.1.6.4 操作步骤:

a)在未打开紫外灯开关之前,将样品放在样品台上;

b)分别按长波和短波按钮,观察样品的荧光反应;

c)如需观察样品磷光,关闭开关,继续观察。

4.1.6.5 结果表示:荧光观察为描述项目,可分别描述样品在长波和短波紫外光下的荧光强度和荧光颜色。描述时荧光强度在前,荧光颜色在后,中间用逗号分开,如长波:强,蓝白;短波:中,蓝白。

4.1.7 质量

4.1.7.1 方法原理利用天平等衡器对珠宝玉石的质量进行称量。

4.1.7.2 仪器:天平,电子天平,电子秤等衡器。要求如下

a)当样品质量m≤1g时分度值不大于0.001g

b)当样品质量在1g<m≤10g时分度值不大于0.01g

c)当样品质量在10g<m≤100g时分度值不大于0.1g

d)当样品质量在100g<m≤1000g时分度值不大于1g;

e)当样品质量m≥1000g时分度值不大于10g。

4.1.7.3 适用范围:适用于任何质量在天平称量范围内的珠宝玉石样品。

4.1.7.4 操作步骤(电子天平):

a)电子天平预热,校准,稳定至零位;

b)将样品轻放至样品台,待显示屏上数字稳定后读数;

c)轻轻取出样品,称量结束。

4.1.7.5 结果表示:

a)称量结果以克(g)表示;

b)使用克拉时,应在克的后面加括号表示,如:2.000g(10.00ct)。

注:国际珠宝业通常用克拉(ct)作为珠宝玉石的计量单位,1g=5ct,1ct=0.20g。

4.1.8 密度

4.1.8.1 方法原理:不同珠宝玉石因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不同,具不同的密度或密度范围,同种珠宝玉石因化学组成的差异或含杂质或混入物,密度会有一定的差异。根据阿基米德定律,采用静水称重法,样品的密度(ρ)可用样品在空气中的质量(m)和在液体介质(密度为ρ0)中的质量(m1),根据式(1)计算得出。

ρ=[m/(m-m1)]×ρ0

式中:

ρ——样品在室温时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m——样品在空气中的质量,单位为克(g)。

m1——样品在液体介质中的质量,单位为克(g)。

ρ0——液体介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常用液体介质为纯水。纯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介质密度ρ0采用表1的规定(表1为1990年国际温标纯水密度)。

表1 1990年国际温标纯水密度表

4.1.8.2

仪器:天平,电子天平,电子秤等衡器(详见4.1.7.2),温度计(分度值不大于0.1℃)。

4.1.8.3

适用范围:静水称重法测定密度,适用于单一品种珠宝玉石材料的检测。下列情况下不能或不

易测定密度:

a)样品与其他物品串连、镶嵌、拼合等非独立情况下时,不能准确测定密度。

b)样品为多孔质或会吸附介质、或介质对样品有损时,不能测定密度。

c)样品过小时,测量值误差过大,不易准确测定密度。

d)样品过大超过衡器称量范围时,不能测定密度。

4.1.8.4 操作步骤:

a)调整天平至水平位置;

b)测量样品在空气中的质量(m);

c)测量样品在液体介质中的质量(m1)或直接测量样品在空气中质量与样品在液体介质中质量的差值(m-m1);

d)测得测量时液体介质的温度,选择相应温度下液体介质的密度ρ0

e)代入密度计算公式,得出样品密度ρ。

4.1.8.5 结果表示:

a)密度单位g/cm3,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

b)遇4.1.8.3中各种不适用情况,不能或不易测定密度时,可表示为“不可测”。

4.1.9 红外光谱分析

4.1.9.1方法原理:珠宝玉石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辐射时,其晶格(分子)、络阴离子(团)和配位基吸收了某些特定的频率,并由其振动或转动运动引起偶极矩的变化,导致振动(含转动)能级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由此产生的特征光谱称为红外吸收光谱。

珠宝玉石中各种基团或官能团分别具有其特定的红外吸收区域,并与珠宝玉石中由晶格(分子)、络阴离子团和配位基的振动相对应。依据红外吸收谱带的数目、波数、谱形、谱带强度、谱带分裂状态等项内容,有助于对珠宝玉石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表征,并从中获取与珠宝玉石鉴定相关的重要信息。

红外光位于可见光和微波区之间,即波长约为0.78μm~1000μm范围内的电磁波,通常将整个红

外光区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a)远红外区

波长范围为25μm~1000μm,波数范围为400cm-1~10cm-1。该区在宝石学中应用较少,仅有部分矿物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位于此区域,如辰砂、闪锌矿等硫化物。

b)中红外区

波长范围为2.5μm~25μm,波数范围为4000cm-1~400cm-1。该区在宝石学中应用广泛,绝大多数珠宝玉石的基频吸收谱带出现在该区。通常将基频振动分为两个区间,即官能团区含基团)和指纹区。

官能团区主要分布在4000cm-1~1500cm-1有机宝石除外),可利用该区特征的红外吸收谱带去鉴别珠宝玉石中可能存在的官能团主要用于鉴定天然与合成宝石或天然与处理宝石。指纹区分布在1500cm-1~400cm-1,该区的振动与整个分子的结构有关,结构不同的分子显示不同的红外吸收谱带,所以这个区域称为指纹区,可以通过该区域的图谱来识别特定的分子结构。主要用于鉴定宝石种属,有时可辅助鉴定天然与合成宝石。

c)近红外区

波长范围为0.78μm~2.5μm,波数范围为12820cm-1~4000cm-1,该区红外吸收谱带主要是由低能电子跃迁、含氢原子团(如O-H、N-H、C-H)伸缩振动的倍频和组合频振动所致。主要用于辅助鉴定天然与处理的钻石、绿柱石及欧泊等。

4.1.9.2 仪器名称:红外光谱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或光栅式红外光谱分析仪),可配红外显微镜。

4.1.9.3适用范围:

a)直接透射法:无损,适用于薄至中等厚度、透明至半透明的样品。

b)直接反射法:无损,适用于具较大抛光平面的样品。

c)显微红外光谱法:无损,适用于采集微区的反射和透射光谱,样品规格应符合仪器要求。

d)粉末透射法:微损,主要适用于玉石、有机宝石等。

e)衰减全反射法(ATR法):无损或微损,主要适用于玉石、有机宝石等。

4.1.9.4 在珠宝玉石鉴定中的应用:

a)鉴定宝石种属,如鉴别和田玉及相似玉石等。

b)鉴定天然宝石与合成宝石,如鉴别天然欧泊与合成欧泊等。

c)鉴定天然宝石与处理宝石,如鉴别翡翠与翡翠(漂白、充填)等。

4.1.10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4.1.10.1 方法原理:测量珠宝玉石对紫外可见波段范围单色辐射的吸收或反射波长、波长范围及强度,

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或结构分析。在分光镜中表现为可见光谱(400nm~700nm)中产生黑色的吸收

谱线或谱带。

4.1.10.2 仪器名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棱镜式或光栅式分光镜。

4.1.10.3 操作步骤(分光镜):

a)根据样品情况选择反射光或透射光。

b)调节样品位置或光源方向,使样品的反射光或透射光进入仪器。

c)观测吸收谱线或谱带,并读出对应的波长或波长范围。

4.1.10.4 适用范围:

a)透射法:无损,适用于薄至中等厚度、透明至半透明的样品。

b)反射法:无损,适用于具较大抛光平面的样品。

c)样品太小或不透明时,不易测定。

4.1.10.5 在珠宝玉石鉴定中的应用:

a)鉴定天然宝石与合成宝石,如辅助鉴别部分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等。

b)鉴定天然宝石与处理宝石,如鉴别珍珠与染色黑、黄色珍珠等。

c)辅助鉴定宝石产地。

d)辅助研究宝石致色机理。

4.1.10.6 结果表示:本标准所列光谱数据是指该谱峰/带的近似中间值,为常见典型的紫外可见光谱。

a)实测光谱数据用波长值表示,单位为纳米(nm)。

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测试结果表示为“具××nm吸收峰/吸收带”,分光镜的测试结果表示为“具××nm吸收线/吸收带”。

c)样品太小或不透明,不易测定紫外可见光谱时,表示“不可测”。

注:本标准所列光谱数据是指该谱峰/带的近似中间值,为常见典型的紫外可见光谱。

4.1.11 热导性

4.1.11.1 方法原理:不同珠宝玉石传导热的性能不同,每种物质的热导率,即每秒钟通过一定厚度物体的热量是常数。测定珠宝玉石的热导率或利用热导率的相对大小,可辅助鉴定珠宝玉石。

4.1.11.2 仪器名称:热导仪。

4.1.11.3 适用范围:常适用于鉴别某些具特殊热导率的珠宝玉石品种。

4.1.11.4 操作步骤:

a)打开热导仪开关,预热。

b)将样品置于样品台上,根据室温和样品大小,调至适当位置。

c)用针头垂直接触样品。

d)鸣响并指向钻石区,判断为钻石、合成钻石或合成碳硅石等热导率高的材料。

4.1.12 热反应

4.1.12.1 方法原理:某些珠宝玉石如琥珀、塑料等,具较低的熔点。根据热探头接触样品时,样品熔融

的难易程度和散发的气味,来判断鉴别某些珠宝玉石。

4.1.12.2 仪器名称:热针,热探头等。

4.1.12.3 适用范围:某些具低熔点的珠宝玉石。微损,慎重使用。

4.1.12.4 操作步骤:

a)热针或热探头预热。

b)选择样品背面或底部极不易见的位置。

c)可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样品熔融的难易程度,同时判断其散发的气味。

4.1.12.5 结果表示:直接描述样品熔融的难易程度和散发气味。

4.1.13 化学反应

4.1.13.1方法原理:某些珠宝玉石品种因其结构、组成、成分(包括充填物、染色剂等)遇到某些化学物质或外来物质,可产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现象及程度不同。据此可确定珠宝玉石的成分类型,以辅助鉴定某些品种。

4.1.13.2 试剂名称:常用稀盐酸、丙酮或无水乙醇等试剂。

4.1.13.3 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具特殊化学性质的某些珠宝玉石品种。微损,慎重使用。

4.1.13.4 操作步骤:

a)根据珠宝玉石品种或测试目的,选择所需试剂。

b)选择样品背部或底部极不易见的位置进行测试。

c)可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反应程度及现象。

4.1.14 摩氏硬度

4.1.14.1 方法原理:不同珠宝玉石因其化学组成、化学键及晶体结构等的不同,抵抗外力压入刻划或研磨的性能不同,根据其相对硬度,可辅助鉴别某些外观相似的品种。

摩氏硬度由低到高共分10级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托帕石);9刚玉10金刚石。

4.1.14.2 仪器名称:摩氏硬度计。

4.1.14.3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原石,成品须谨慎使用。

4.1.14.4 操作步骤:

a)选择被测样品的尖锐位置。

b)在已知硬度的平面型矿物硬度计平面进行刻划,刻划硬度的测试由低到高依次进行。

c)观察硬度计平面有无刻痕,轻擦平面,以防被测样品的粉末留在硬度计上,使判断失误。

d)若硬度计平面有划痕,则样品硬度大于硬度计。再依次测试更高一级的硬度计,直至介于两个

硬度级别之间或相当于某一硬度计为止。

4.1.14.5 结果表示:摩氏硬度计所测的相对硬度用1~10数字表示,根据实测情况,可分别用等于、大

于、小于某硬度级别,表示样品摩氏硬度值或范围。

4.1.15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4.1.15.1 方法原理:激光光子与珠宝玉石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后,改变原有入射频率形成的一种分子

散射光谱,能提供分子振动频率、对称性等信息。

4.1.15.2 仪器名称:激光拉曼光谱仪。

4.1.15.3 适用范围:根据不同的样品选择不同的激发光源进行分析,同时其大小应满足仪器要求。

4.1.15.4 在珠宝玉石鉴定中的应用:

a)鉴定宝石种属,如鉴别翡翠中的复杂矿物组分。

b)鉴定天然宝石与合成宝石,如鉴别部分天然祖母绿与合成祖母绿。

c)鉴定天然宝石与处理宝石,如鉴别充填宝石中的充填物成分。

d)鉴定宝石中包体的成分及成因类型,如可对固态、液态、气态的有机或无机包体进行非破坏性

分析等。

4.1.16 X射线衍射分析

4.1.16.1 方法原理:晶体中原子层相互间隔与X射线的波长相近,X射线在这些原子层间产生衍射,

衍射后产生的X光图像不同,据此可以进行晶体结构、物相等分析。

4.1.16.2 仪器名称:X射线衍射仪等。

4.1.16.3 适用范围:

a)粉末法,适用于未知材料及集合体的成分结构物相分析。

b)单晶法,适用于单晶材料的成分结构物相分析。

c)劳埃法,用于天然珍珠、养殖珍珠及其仿制品的区别。

4.1.16.4 在珠宝玉石鉴定中的应用:

a)结晶度分析,如区分晶质体和非晶质体。

b)物相定性、定量分析,如粘土矿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c)类质同像系列中矿物组分的变化。

d)精确测定晶胞参数。

4.1.17 成分分析

4.1.17.1 方法原理:根据元素的特征谱,确定珠宝玉石的组成成分及含量。

4.1.17.2 仪器名称: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电子探针(EPMA),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等。

4.1.17.3 适用范围:无损或近无损,根据不同的元素检测要求选择相应的仪器进行分析。

4.1.17.4 在珠宝玉石鉴定中的应用:

a)辅助鉴定宝石种属。

b)辅助鉴定天然宝石与合成宝石。

c)辅助鉴定天然宝石与处理宝石,如鉴别橙色蓝宝石与铍扩散橙色蓝宝石等。

d)鉴定宝石产地。

4.1.18 发光图像分析

4.1.18.1 方法原理:根据特定光源照射珠宝玉石后产生的发光现象,分析其成分、结构及可能的成因等。

4.1.18.2 仪器名称:阴极发光仪(CL),紫外荧光观察仪等。

4.1.18.3 适用范围:根据不同材料的发光特点选择相应的仪器进行分析。

4.1.18.4 在珠宝玉石鉴定中的应用:

a)鉴定天然宝石与合成宝石,如鉴别HPHT合成钻石和天然钻石。

b)辅助鉴定天然宝石与处理宝石,如鉴别红宝石与铅玻璃充填红宝石等。

4.1.19 发光光谱分析

4.1.19.1 方法原理:根据珠宝玉石在一定电磁波能量诱导下产生的发光光谱,分析其晶体缺陷、杂质及可能的成因等。

4.1.19.2 仪器:荧光光谱仪、磷光光谱仪、激光光致发光光谱仪(PL)、阴极发光光谱仪(CL)等。

4.1.19.3 适用范围:根据不同材料的发光特征选择相应的仪器进行分析。

4.1.19.4 在珠宝玉石鉴定中的应用:

a)鉴定天然宝石与合成宝石,如鉴别CVD合成钻石与天然钻石。

b)辅助鉴定天然宝石与处理宝石,如鉴别黑珍珠与染色黑珍珠等。

4.2 鉴定项目和选择原则

4.2.1 鉴定项目

鉴定项目主要包括:

a)外观描述(颜色、形状、光泽、解理等至少两项);

b)质量或总质量;

c)放大检查;

d)密度;

e)光性特征;

f)多色性;

g)折射率;

h)双折射率;

i)荧光观察;

j)红外光谱;

k)紫外可见光谱;

l)摩氏硬度(必要时);

m)拉曼光谱(必要时);

n)发光光谱(必要时);

o)X射线衍射(必要时);

p)成分分析(必要时);

q)发光图像(必要时);

r)特殊光学效应和特殊性质(必要时)。

4.2.2 选择原则

4.2.2.1 4.2.1中的a)~k)为珠宝玉石检测过程中需要鉴定的项目。综合判断各鉴定项目的结果,以确保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4.2.2.2 4.2.1中的l)~r)不是珠宝玉石检测过程中必须鉴定的项目,但在无法获得足够的鉴定依据时,须采用这些鉴定方法来确定。

4.2.2.3 因样品条件不符,无法检测时,某些鉴定项目可不测。但其他鉴定项目所测结果的综合证据,应足以证明所得鉴定结论的准确性。


5鉴定标准

5.1 天然宝石

5.1.1 钻石

5.1.1.1 英文名称:Diamond。

5.1.1.2 矿物名称:金刚石。

5.1.1.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主要元素为C,可含有N、B、H等微量元素。Ⅰ型含N;Ⅱ型含极少量的N,Ⅱa型不含B,Ⅱb型含B。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等轴晶系。

晶体习性:常见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立方体晶形,晶面常发育阶梯状生长纹、生长锥或蚀象。

颜色:无色至浅黄(褐、灰)系列:无色、淡黄、浅黄、浅褐、浅灰等色。

彩色系列:黄、褐、灰及浅至深的蓝、绿、橙、粉红、红、紫红、黑等色。

光泽:金刚光泽。

解理:中等解理。

摩氏硬度:10。

密度:3.52(±0.01)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偶见异常消光。

多色性:无。

折射率:2.417。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无至强,蓝、黄、橙黄、粉等色,短波下荧光常弱于长波。

紫外可见光谱:绝大多数Ⅰa型钻石具415nm吸收峰。

放大检查:浅色至深色矿物包体,云状物,点状包体,羽状纹,生长纹,内凹原始晶面,原始晶面,解理,刻面棱线锋利。

红外光谱:钻石本征峰位于1500cm-1~2680cm-1之间,由C—C键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

带分别位于2030cm-1、2160cm-1及2350cm-1等处,有助于区别钻石与钻石仿制品。

根据钻石中氮和硼的存在形式及其对应的红外光谱特征,将钻石分为Ⅰa、Ⅰb、Ⅱa和Ⅱb型。Ⅰa型钻石可进一步细分为ⅠaA、ⅠaAB、ⅠaB型。ⅠaA型钻石具1282cm-1

特征红外吸收谱带;ⅠaB型钻石具1175cm-1等特征红外吸收谱带;Ⅰb型钻石含有孤氮,具1130cm-1和1344cm-1特征红外吸收谱带;Ⅱa型钻石不含氮或含有极少量的

聚合氮;Ⅱb型钻石含硼,具2801cm-1等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拉曼光谱:钻石的拉曼特征峰为1332cm-1,能有效区分不透明的黑色钻石及其仿制品(如黑色合成碳硅石等)。

特殊性质:色散强(0.044)。

热导性:钻石热导率高(0.35卡/厘、秒、度)。

发光性:在X射线下大多数发天蓝色或浅蓝色荧光,极少数不发荧光;在阴极射线下发蓝色或绿色光。

导电性:Ⅱa型钻石为非常好的绝缘体;Ⅱb型钻石为优质高温半导体材料。

特殊光学效应:变色效应(极稀少)。

5.1.1.4 优化处理:

激光钻孔:放大检查可见钻石内部的白色管状物,并在钻石表面留有近圆形开口;或呈蜈蚣状包体

出露钻石表面,呈不自然状弯曲的裂隙,有时会残留有未处理掉的黑色物质。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覆膜表面光泽较弱,不具金刚光泽,结构有颗粒感,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裂隙呈现闪光效应,暗域照明下呈橙黄或紫至紫红、粉红色等闪光,亮域照明下呈蓝至蓝绿、绿黄、黄色等闪光;充填物中可有残留气泡、流动构造、细小裂隙等,充填区域呈白色雾状,透明度降低;可有不完全充填区域;成分分析仪器(如XRF等)能检测出外来元素(如铅等)含量异常。

辐照处理(常附热处理):经辐照处理的彩色钻石,显微镜下油浸观察,颜色在表面富集,由表及里颜色变浅,其色带、色斑分布位置及形状与钻石琢形和辐照方向有关;通常需要综合分析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激光光致发光光谱等数据,得出结论。

高温高压处理:放大检查可见包体周围有羽状裂隙,有时裂隙中可见黑色石墨;Ⅰa型HPHT处理黄或黄绿色钻石,在长、短波紫外光下,呈强的白垩状黄绿色或绿黄色荧光。如果钻石经高温低压处理,放大检查可见羽状裂隙石墨化。实际检测时,通常需要综合分析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激光光致发光光谱等数据得出结论。

5.1.2 红宝石

5.1.2.1 英文名称:Ruby。

5.1.2.2 矿物名称:刚玉。

5.1.2.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Al2O3,含Cr,也可含Fe、Ti、Mn、V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三方晶系。

晶体习性:六方柱状、桶状,少数呈板状或叶片状。

颜色:红、橙红、紫红、褐红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解理:无,双晶发育的宝石可显三组裂理。

摩氏硬度:9。

密度:4.00(±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强,紫红,橙红。

折射率:1.762~1.770(+0.009,-0.005)。

双折射率:0.008~0.010。

荧光观察:长波:弱至强,红、橙红。

短波:无至中,红、粉红、橙红,少数强红。

紫外可见光谱:694nm,692nm,668nm,659nm吸收峰,620nm~540nm吸收带,476nm,475nm强吸收峰,468nm弱吸收峰,紫光区吸收。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指纹状包体,矿物包体,色带,生长纹,双晶纹,负晶,丝状包体,针状包体,雾状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刚玉中Al-O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常见六射星光),猫眼效应(稀少)。

5.1.2.4 优化处理:

热处理:放大检查可见宝石表面被局部熔融,内部固体包体周围出现片状、环状应力裂纹,负晶外

围呈熔蚀状或浑圆状,丝状和针状包体呈断续丝状或微小点状。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染料可引起特殊荧光;无明显多色性;紫外可见光谱可见异常;经丙酮或无水乙醇等溶剂擦拭可掉色。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宝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闪光、气泡;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峰;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成分分析仪器(如XRF等)能检测出外来元素(如铅、铋等)含量异常。

扩散处理:a)放大检查具有热处理宝石相似的特点,铬扩散红宝石可见裂隙或凹陷处颜色富集;铍扩散红宝石可见表面微晶化,锆石包体有重结晶现象。

b)油浸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在刻面棱线及腰围边缘处富集,呈网状分布;铍扩散红宝石

多不明显。

c)铬扩散红宝石折射率值可高达1.788~1.790。

d)经成分分析仪器(如LA-ICP-MS等)检测,宝石表层所扩散元素(如铍等)含量异

常,由表及里浓度降低。

5.1.3 蓝宝石

5.1.3.1 英文名称:Sapphire。

5.1.3.2 矿物名称:刚玉。

5.1.3.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Al2O3,可含Fe、Ti、Cr、V、Mn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三方晶系。

晶体习性:六方柱状、桶状,少数呈板状或叶片状。

颜色:蓝、蓝绿、绿、黄、橙、粉、紫、黑、灰、无色等。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解理:无,双晶发育的宝石可显三组裂理。

摩氏硬度:9。

密度:4.00(+0.10,-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强,因颜色而异。蓝色:蓝,绿蓝;绿色:绿,黄绿;黄色:黄,橙黄;橙色:橙,橙红;粉色:粉,粉红;紫色:紫,紫红。

折射率:1.762~1.770(+0.009,-0.005)。

双折射率:0.008~0.010。

荧光观察:蓝色:长波:无至强,橙红;短波:无至弱,橙红。

粉色:长波:强,橙红;短波:弱,橙红。

橙色:通常无,长波下可呈强,橙红。

黄色:长波:无至中,橙红、橙黄;短波:弱红至橙黄。

紫色、变色:长波:无至强,红;短波:无至弱,红。

无色:无至中,红至橙。

黑色、绿色:无。

紫外可见光谱:蓝、绿、黄色:450nm吸收带或450nm,460nm,470nm吸收峰;粉、紫及变色蓝宝

石具红宝石和蓝色蓝宝石的吸收谱带。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指纹状包体,矿物包体,色带,生长纹,双晶纹,负晶,丝状包体,针状包体,雾状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刚玉中Al-O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变色效应,星光效应(常见六射星光)。

5.1.3.4 优化处理:

热处理:放大检查可见表面被局部熔融,内部固体包体周围出现片状、环状应力裂纹,负晶外围呈熔蚀状或浑圆状,丝状和针状包体呈断续丝状或微小点状,有些热处理蓝宝石在短波紫外光下呈弱蓝绿或弱绿白色荧光。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染料

可引起特殊荧光;无明显多色性;紫外可见光谱可见异常;经丙酮或无水乙醇等溶剂擦拭可掉色。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宝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闪光、气泡;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峰;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成分分析仪器(如XRF等)能检测出外来元素(如铅、铋等)含量异常。

扩散处理:a)放大检查可见裂隙或凹陷处颜色富集。扩散处理星光蓝宝石星线细而直,表层可见

白点组成的絮状物。铍扩散蓝宝石可见表面微晶化,锆石包体有重结晶现象。钴扩散蓝宝石表面可见浅蓝色斑点。

b)油浸或散射光放大观察可见颜色在棱线、腰围或裂隙处富集,呈网状分布。铍扩散

蓝宝石多不明显。

c)有些扩散处理的蓝色蓝宝石在短波紫外光下可有蓝白或蓝绿色荧光。

d)有些扩散处理的蓝色蓝宝石无450nm吸收带,钴扩散蓝宝石可见钴的特征吸收带。

e)经成分分析仪器(如LA-ICP-MS等)检测,宝石表层所扩散的元素(如铍等)含量异常,由表及里浓度降低。

辐照处理:无色、浅黄色和某些浅蓝色蓝宝石经辐照可产生深黄色或橙黄色,不稳定,不易检测。

5.1.4 金绿宝石

5.1.4.1 英文名称:Chrysoberyl。

5.1.4.2 矿物名称:金绿宝石。

5.1.4.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BeAl2O4,可含有Fe、Cr、Ti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斜方晶系。

晶体习性:板状、柱状,假六方的三连晶。

颜色:浅至中等黄、黄绿、灰绿、褐至黄褐等色,少见浅蓝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解理:三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8~8.5。

密度:3.73(±0.02)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三色性,弱至中,黄,绿和褐。

折射率:1.746~1.755(+0.004,-0.006)。

双折射率:0.008~0.010。

荧光观察:长波:无;短波:黄、绿黄色宝石通常为无至黄绿色。

紫外可见光谱:445nm强吸收带。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指纹状包体,丝状包体,双晶纹。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Be-O和Al-O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极少)。

5.1.4.4 优化处理:未知。

5.1.5 猫眼

5.1.5.1 英文名称:Cat’s-eye。

5.1.5.2 矿物名称:金绿宝石。

5.1.5.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BeAl2O4,可含有Fe、Cr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斜方晶系。

晶体习性:板状,粒状,假六方的三连晶。

颜色:黄至黄绿、灰绿、褐至褐黄等色;变石猫眼呈蓝绿和紫褐色,稀少。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三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8~8.5。

密度:3.73(±0.02)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三色性,弱,黄,黄绿和橙。

折射率:1.746~1.755(+0.004,-0.006),点测法常为1.74。

双折射率:0.008~0.010。

荧光观察:无,变石猫眼呈弱至中的红色。

紫外可见光谱:445nm强吸收带。

放大检查:丝状包体,气液包体,指纹状包体,负晶。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金绿宝石中Be-O和Al-O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变色效应。

5.1.5.4 优化处理:

辐照处理:经辐照可改善猫眼效应和颜色,不易检测。

5.1.6 变石

5.1.6.1 英文名称:Alexandrite。

5.1.6.2 矿物名称:金绿宝石。

5.1.6.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BeAl2O4,可含Fe、Cr、V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斜方晶系。

晶体习性:板状,短柱状。

颜色:日光下:黄绿、褐绿、灰绿至蓝绿色。

白炽灯光下:橙红、褐红至紫红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解理:三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8~8.5。

密度:3.73(±0.02)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三色性,强,绿,橙黄和紫红。

折射率:1.746~1.755(+0.004,-0.006)。

双折射率:0.008~0.010。

荧光观察:无至中,紫红。

紫外可见光谱:680nm,678nm强吸收峰,665nm,655nm,645nm弱吸收峰,630nm~580nm部

分吸收带,476nm,473nm,468nm弱吸收峰,紫光区吸收。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指纹状包体,丝状包体,双晶纹。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金绿宝石中Be-O和Al-O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变色效应,猫眼效应。

5.1.6.4 优化处理:未知。

5.1.7 祖母绿

5.1.7.1 英文名称:Emerald。

5.1.7.2 矿物名称:绿柱石。

5.1.7.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Be3Al2Si6O18,含Cr,也可含Fe、Ti、V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六方晶系。

晶体习性:常呈六方柱状。

颜色:浅至深绿、蓝绿和黄绿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一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7.5~8。

密度:2.72(+0.18,-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中至强,蓝绿,黄绿。

折射率:1.577~1.583(±0.017)。

双折射率:0.005~0.009。

荧光观察:通常无;有时长波:弱,橙红、红;短波:弱,橙红、红(短波下荧光常弱于长波)。

紫外可见光谱:683nm,680nm强吸收峰,662nm,646nm弱吸收峰,630nm~580nm部分吸收带,紫光区吸收。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三相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色带,裂隙较发育。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绿柱石中Si-O等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经充填处理或净度优化的祖母绿在官能团区的红外吸收谱带与天然祖母绿有差异。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星光效应(稀少)。

5.1.7.4

优化处理: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无明显多色性;紫外可见光谱可见异常。

充填:若充填物为无色油,放大检查可见达表面裂隙中,油多呈无色至淡黄色,长波紫外光下可

呈黄绿或绿黄色荧光,热针接触可有油析出;若充填物为蜡,热针接触可有蜡析出;若充填物为树脂,放大检查可见充填物出露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宝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闪光、气泡。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

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5.1.8 海蓝宝石

5.1.8.1 英文名称:Aquamarine。

5.1.8.2 矿物名称:绿柱石。

5.1.8.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Be3Al2Si6O18,含Fe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六方晶系。

晶体习性:六方柱状,常见晶面纵纹。

颜色:浅蓝、绿蓝至蓝绿色,通常色调较浅。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一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7.5~8。

密度:2.72(+0.18,-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弱至中,蓝,绿蓝;或不同色调的蓝。

折射率:1.577~1.583(±0.017)。

双折射率:0.005~0.009。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537nm,456nm弱吸收峰,427nm强吸收峰,370nm吸收峰,依颜色变深而变强。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三相包体,矿物包体,平行管状包体,生长纹。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绿柱石中Si-O等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经充填处理的海蓝宝

石在官能团区的红外吸收谱带与天然海蓝宝石有差异。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

5.1.8.4 优化处理:

热处理:蓝绿色、黄色由铁致色的绿柱石加热后可转成蓝色,稳定,不易检测。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物出露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宝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闪光、气泡;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辐照处理:常呈蓝-紫蓝色;紫外可见光谱测试可见辐照色心引起的特征吸收峰;长波紫外光下可见绿色荧光。

5.1.9 绿柱石

5.1.9.1 英文名称:Beryl。

5.1.9.2 矿物名称:绿柱石。

5.1.9.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Be3Al2Si6O18,可含Fe、Mg、V、Cr、Ti、Li、Mn、K、Cs、Rb等微量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六方晶系。

晶体习性:六方柱状,偶见六方板状,常见晶面纵纹。

颜色:无色、绿、黄、浅橙、粉、红、蓝、棕、黑等色,粉红色绿柱石又称为摩根石。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一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7.5~8。

密度:2.72(+0.18,-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弱至中,因颜色而异。

黄色:弱,绿黄,黄;或不同色调的黄。

绿色:弱至中,蓝绿,绿;或不同色调的绿。

粉红色:弱至中,浅红,紫红。

折射率:1.577~1.583(±0.017)。

双折射率:0.005~0.009。

荧光观察:通常弱。无色:无至弱,黄或粉色;黄、绿色:通常无;粉红色:无至弱,粉或紫色。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或具铁的弱吸收峰。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三相包体,矿物包体,平行管状包体,生长纹。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Si-O等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经充填处理的绿柱石在官能团

区的红外吸收谱带与天然绿柱石有差异。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星光效应(稀少)。

5.1.9.4 优化处理:

热处理:常用于去除摩根石中的黄色调,而产生纯正的粉红色,不易检测,400℃以下稳定。

辐照处理:常处理为黄至深黄或绿等色;近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测试可见辐照色心引起的特征吸收峰。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

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物出露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宝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闪光、气泡;红外

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5.1.10 碧玺

5.1.10.1 英文名称:Tourmaline。

5.1.10.2 矿物名称:电气石。

5.1.10.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Na,K,Ca)(Al,Fe,Li,Mg,Mn)3(Al,Cr,Fe,V)6(BO33(Si6O18)(OH,F)4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三方晶系。

晶体习性:浑圆三方柱状或复三方锥柱状晶体,晶面纵纹发育。

颜色:各种颜色,晶体不同部位可呈双色或多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7~8。

密度:3.06(+0.20,-0.60)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中至强,深浅不同的体色。

折射率:1.624~1.644(+0.011,-0.009)。

双折射率:0.018~0.040;通常0.020,暗色可达0.040。

荧光观察:通常无;红、粉红碧玺:弱,红至紫色。

紫外可见光谱:红、粉红碧玺:绿光区具宽吸收带,有时可见525nm窄吸收带,451nm,458nm吸收峰。

蓝、绿碧玺:红区普遍吸收,498nm强吸收带。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色带,不规则管状包体,平行线状包体,可见双折射现象。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碧玺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变色效应(稀少)。

5.1.10.4 优化处理:

热处理:深色碧玺经热处理可使颜色变浅,稳定,不易检测。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无明显多色性。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物出露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宝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闪光、气泡;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辐照处理:浅粉、浅黄、绿、蓝或无色碧玺经辐照处理可产生深粉至红或深紫红、黄至橙黄、绿等色,不稳定,加热易褪色,不易检测。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

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5.1.11 尖晶石

5.1.11.1 英文名称:Spinel。

5.1.11.2 矿物名称:尖晶石。

5.1.11.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MgAl2O4,可含Cr、Fe、Zn、Mn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等轴晶系。

晶体习性:八面体,有时与菱形十二面体和立方体成聚形。

颜色:红、橙红、粉红、紫红、无色、黄、橙黄、褐、蓝、绿、紫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解理:不完全。

摩氏硬度:8。

密度:3.60(+0.10,-0.03)g/cm3,黑色近于

4.00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1.718(+0.017,-0.008),随着含锌、铁、铬等元素,折射率逐渐增大,最高可至2.00。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红、橙、粉色:长波:弱至强,红、橙红;短波:无至弱,红、橙红。

绿色:长波:无至中,橙至橙红。

其他颜色:通常无。

紫外可见光谱:红色:685nm,684nm强吸收峰,656nm弱吸收带,595nm~490nm强吸收带。

蓝、紫色:460nm强吸收带,430nm~435nm,480nm,550nm,565nm~575nm,590nm,625nm吸收带。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双晶纹,细小八面体负晶,可单个或呈指纹状分布。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Mg-O和Al-O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稀少),变色效应。

5.1.11.4 优化处理: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物出露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宝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闪光、气泡;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紫外可见光谱可见异常。

扩散处理:a)放大检查可见受热引起的愈合裂隙和相变的晶体包体。

b)油浸或散射光放大观察可见颜色在裂隙间或凹陷处富集。

c)经成分分析仪器(如XRF等)检测,宝石表层所扩散的元素(如钴等)含量异常,由表

及里浓度降低。

d)激光光致发光光谱分析能辅助区分钴扩散处理蓝色尖晶石与天然含钴元素蓝色尖晶石。

5.1.12 锆石

5.1.12.1 英文名称:Zircon。

5.1.12.2 矿物名称:锆石。

5.1.12.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ZrSiO4,可含Ca、Mg、Mn、Fe、Al、P、Hf、U、Th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由于放射性微量元素影响,使结晶程度降低,根据结晶程度,可分为高、中、低型。

晶系:四方晶系。

晶体习性:晶体常呈四方双锥状,柱状,板柱状。

颜色:无色、蓝、黄、绿、褐、橙、红、紫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金刚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6~7.5。

密度:通常为3.90g/cm3~4.73g/cm3

高型:4.60g/cm3~4.80g/cm3

中型:4.10g/cm3~4.60g/cm3

低型:3.90g/cm3~4.10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通常弱,因颜色而异。

蓝色:强,蓝,棕黄至无色。

绿色:很弱,绿,黄绿。

橙至褐色:弱至中,紫棕,棕黄。

红色:中,紫红,紫褐。

折射率:高型:1.925~1.984(±0.040)。

中型:1.875~1.905(±0.030)。

低型:1.810~1.815(±0.030)。

双折射率:0.001~0.059。

荧光观察:蓝色:长波:无至中,浅蓝;短波:无。

绿色:通常无。

黄、橙黄:无至中,黄,橙。

红、橙红:无至强,黄,橙。

棕、褐:无至极弱,红。

紫外可见光谱:可见2~40多个吸收峰,特征吸收为653.5nm吸收峰。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高型锆石双折射现象明显;中低型锆石中可见平直的分带现象,絮状包体;性脆,棱角易磨损。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锆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稀少)。

5.1.12.4 优化处理:

热处理:几乎所有蓝色锆石都是热处理产生的,也可产生无色、红、棕、黄等色,通常稳定,少数遇光后会变化。

辐照处理:无色锆石经辐照处理可变成深红、褐红、紫、橘黄色,蓝色锆石辐照可变成褐至红褐色,不稳定,不易检测。

5.1.13 托帕石

5.1.13.1 英文名称:Topaz。

5.1.13.2 矿物名称:黄玉。

5.1.13.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Al2SiO4(F,OH)2,可含Li、Be、Ga等微量元素,粉红色可含Cr。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斜方晶系。

晶体习性:柱状,柱面常有纵纹。

颜色:无色、淡蓝、蓝、黄、绿、粉、粉红、褐红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一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8。

密度:3.53(±0.04)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弱至中;黄色:褐黄,黄,橙黄;褐色:黄褐,褐;红、粉色:浅红,橙红,黄;绿色:蓝绿,浅绿;

蓝色:不同色调的蓝色。

折射率:1.619~1.627(±0.010)。

双折射率:0.008~0.010。

荧光观察:长波:无至中,橙黄、黄、绿。

短波:无至弱,橙黄、黄、绿白。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三相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负晶。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托帕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稀少)。

5.1.13.4 优化处理:

热处理:黄、橙和褐色托帕石加热转成粉或红色,稳定,不易检测。

辐照处理:无色托帕石辐照处理成深蓝或褐绿色,常附加热处理产生蓝色;黄、橙和褐绿色托帕石可经辐照加深颜色或去除杂色。不易检测。

扩散处理:无色托帕石经钴扩散处理可形成蓝、蓝绿色等。油浸或散射光放大观察可见宝石表层颜色不均匀,呈斑点状,或在裂隙或凹陷处富集。经成分分析仪器(如XRF等)检测,宝石表层所扩散的元素(如钴等)含量异常,由表及里浓度降低。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5.1.14 橄榄石

5.1.14.1 英文名称:Peridot。

5.1.14.2 矿物名称:橄榄石。

5.1.14.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Mg,Fe)2SiO4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斜方晶系。

晶体习性:柱状或短柱状,常为不规则粒状。

颜色:黄绿、绿、褐绿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010}解理中等,{001}不完全。

摩氏硬度:6.5~7。

密度:3.34(+0.14,-0.07)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或负光性。

多色性:弱,绿,黄绿。

折射率:1.654~1.690(±0.020)。

双折射率:0.035~0.038,常为0.036。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453nm,477nm,497nm强吸收带。

放大检查:盘状气液包体,矿物包体,负晶,双折射现象明显。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橄榄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猫眼效应(稀少)。

5.1.14.4 优化处理:未知。

5.1.15 石榴石

5.1.15.1 英文名称:Garnet。

5.1.15.2 矿物名称:石榴石。

5.1.15.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铝质系列:Mg3Al2(SiO43-Fe3Al2(SiO43-Mn3Al2(SiO43

钙质系列:Ca3Al2(SiO43-Ca3Fe2(SiO43-Ca3Cr2(SiO43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等轴晶系

晶体习性: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与四角三八面体的聚形。

颜色:除蓝色之外的各种颜色。

镁铝榴石:中至深,橙红、红色。

铁铝榴石:橙红至红、紫红至红紫色,色调较暗。

锰铝榴石:橙至橙红色。

钙铝榴石:浅至深绿、浅至深黄、橙红色,少见无色。

钙铁榴石、翠榴石:黄、绿、褐黑色。

黑榴石:灰至黑色。

钙铬榴石:绿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7~8。

密度:

3.50g/cm3~4.30g/cm3

镁铝榴石:3.78(+0.09,-0.16)g/cm3

铁铝榴石:4.05(+0.25,-0.12)g/cm3

锰铝榴石:4.15(+0.05,-0.03)g/cm3

钙铝榴石:3.61(+0.12,-0.04)g/cm3

钙铁榴石、翠榴石:3.84(±0.03)g/cm3

黑榴石:3.84(±0.03)g/cm3

钙铬榴石:3.75(±0.03)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常见异常消光。

多色性:无。

折射率:铝质系列:1.710~1.830。

钙质系列:1.734~1.940。

镁铝榴石:1.714~1.742,常为1.740。

铁铝榴石:1.790(±0.030)。

锰铝榴石:1.810(+0.004,-0.020)。

钙铝榴石:1.740(+0.020,-0.010)。

钙铁榴石、翠榴石:1.888(+0.007,-0.033)。

黑榴石:1.875(±0.020)。

钙铬榴石:1.850(±0.030)。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通常无,近于无色、黄、浅绿色钙铝榴石可呈弱橙黄色荧光。

紫外可见光谱:镁铝榴石:564nm宽吸收带,505nm吸收峰,含铁者可有440nm,445nm吸收峰,优质镁铝榴石可有铬吸收(红区)。

铁铝榴石:504nm,520nm,573nm强吸收带,423nm,460nm,610nm,680nm~690nm弱吸收带。

锰铝榴石:410nm,420nm,430nm吸收峰,460nm,480nm,520nm吸收带,有时可有504nm,573nm吸收峰。

钙铝榴石:铁致色的贵榴石(hessonite)可有407nm,430nm吸收带。

钙铁榴石、翠榴石:440nm吸收带,也可有618nm,634nm,685nm,690nm吸收峰。

黑榴石:505nm强吸收带,576nm,527nm弱吸收带。

钙铬榴石:未知。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针状包体,不规则或浑圆状晶体包体,锆石放射晕圈,钙铁榴石中可见马尾状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石榴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稀少),通常四射星光,偶见六射星光(铁铝榴石);变色效应。

附加说明:石榴石族是由铝质系列和钙质系列矿物组成,其间有类质同象产生的过渡型矿物亚种,常见的主要有贵榴石、铬钒钙铝榴石、翠榴石、红榴石、水钙铝榴石。

贵榴石:为褐黄色的钙铝榴石,特征同钙铝榴石。

铬钒钙铝榴石:为绿色含铬、钒的钙铝榴石,折射率为1.73~1.75。

红榴石:为铁铝榴石与镁铝榴石之间的过渡品种(Mg,Fe)2Al2(SiO43,折射率1.760

(+0.010,-0.020),密度3.84(±0.10)g/cm3,紫外可见光谱基本与铁铝榴石相同。

翠榴石:为钙铁榴石含铬的变种,折射率1.89,密度3.81g/cm3~3.87g/cm3,红区具701nm铬吸收峰。

5.1.15.4 优化处理:

热处理:暗红色石榴石经热处理后颜色变浅。不易检测。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物出露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宝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闪光、气泡;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5.1.16 水晶

5.1.16.1 英文名称:Rock Crystal。

5.1.16.2 矿物名称:石英。

5.1.16.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SiO2,可含Ti、Fe、Al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三方晶系。

晶体习性:六方柱状晶体,柱面横纹发育。

颜色:无色,浅至深的紫,浅黄至深黄,浅至深褐,绿至黄绿,浅至中粉红等色。

紫晶:浅至深的紫色。

黄晶:浅黄至深黄色。

烟晶:浅至深褐色。

绿水晶:绿至黄绿色。

芙蓉石:浅至中粉红色,色调较浅。

发晶:无色、浅黄、浅褐等,可因含金红石常呈金黄、褐红等色,含电气石常呈灰黑色;含阳起石而呈灰绿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7。

密度:2.66(+0.03,-0.02)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正光性,可有“牛眼”干涉图,紫晶常有巴西律双晶。

多色性:弱,因颜色而异。

折射率:1.544~1.553。

双折射率:0.009。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三相包体,生长纹,色带,双晶纹,针状金红石、电气石等矿物包体,负晶。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水晶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六射,常见于芙蓉石中);猫眼效应。

5.1.16.4优化处理:

热处理:a)深色紫晶加热后,颜色可变浅。

b)可去除水晶中的褐色调。

c)紫晶加热后可变成黄晶或绿水晶。

热处理后的水晶类宝石颜色稳定,不易检测。

辐照处理:a)无色水晶辐照后可变成烟晶,不易检测。

b)芙蓉石辐照后可加深颜色,不易检测。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染料可引起特殊荧光。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物出露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宝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闪光、气泡;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5.1.17 长石

5.1.17.1 英文名称:Fledspar。

5.1.17.2 矿物名称:长石。

5.1.17.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XAlSi3O8,X为Na、K、Ca-Al。

钾长石:KAlSi3O8;可含Ba、Na、Rb、Sr等元素。

斜长石:NaAlSi3O8-CaAl2Si2O8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月光石,天河石:单斜或三斜晶系。

日光石,拉长石:三斜晶系。

晶体习性:板状,短柱状晶形。常发育卡氏双晶、聚片双晶、格子状双晶等。

颜色:常见无色至浅黄、绿、橙、褐等色。

月光石:无色至白色,具蓝、黄或无色月光效应。

天河石:亮绿、亮蓝绿至浅蓝色,常见绿色和白色的格子状色斑。

日光石:黄、橙黄至棕色,具红色或金色砂金效应。

拉长石:灰至灰黄、橙至棕、棕红、绿等色,可具晕彩效应。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两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6~6.5。

密度:2.55g/cm3~2.75g/cm3

月光石:2.58(±0.03)g/cm3

天河石:2.56(±0.02)g/cm3

日光石:2.65(+0.02,-0.03)g/cm3

拉长石:2.70(±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或负光性。

多色性:通常无。

折射率:1.508~1.572。

月光石:1.518~1.526(±0.010)。

天河石:1.522~1.530(±0.004)。

日光石:1.537~1.547(+0.004,-0.006)。

拉长石:1.559~1.568(±0.005)。

双折射率:0.005v0.010。

月光石:0.005~0.008。

天河石:0.008(通常不可测)。

日光石:0.007~0.010。

拉长石:常为0.009。

荧光观察:无至弱,白、紫、红、黄等色。

紫外可见光谱:通常不特征。

放大检查:解理,双晶纹,气液包体,矿物包体,针状包体等。

月光石:可见蜈蚣状包体,指纹状包体,针状包体。

天河石:常见网格状色斑。

日光石:常见红色或金色的板状包体,具金属质感。

拉长石:常见双晶纹。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长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晕彩效应,猫眼效应,砂金效应,星光效应。

5.1.17.4 优化处理: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

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扩散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经成分分析仪器(如LIBS等)检测,宝石表层所扩散的元素(如铜等)含量异常。

辐照处理:由白色微斜长石处理成蓝色天河石,很少见,不易检测。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宝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5.1.18 方柱石

5.1.18.1 英文名称:Scapolite。

5.1.18.2 矿物名称:方柱石。

5.1.18.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Na4Al3Si9O24Cl-Ca4Al6Si6O24(CO3,SO4)。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四方晶系。

晶体习性:柱状晶体,晶面常有纵纹。

颜色:无色、粉红、橙、黄、绿、蓝、紫、紫红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一组中等解理,一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6~6.5。

密度:

2.60g/cm3~2.74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粉红、紫红、紫色:中至强,蓝,蓝紫红;

黄色:弱至中,不同色调的黄。

折射率:1.550~1.564(+0.015,-0.014)。

双折射率:0.004~0.037。

荧光观察:无至强,粉红、橙或黄色。

紫外可见光谱:粉红色:663nm,652nm吸收峰。

放大检查:平行管状包体,针状包体,矿物包体,气液包体,生长纹,负晶。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方柱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

5.1.18.4优化处理:

辐照处理:由无色或黄色方柱石辐照处理成紫色、紫红色,不稳定,遇光会褪色,不易检测。

5.1.19 柱晶石

5.1.19.1 英文名称:Kornerupine。

5.1.19.2 矿物名称:柱晶石。

5.1.19.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Mg3Al6(Si,Al,B)5O21(OH)。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斜方晶系。

晶体习性:柱状晶体。

颜色:黄绿至褐绿、蓝绿、黄、褐等色,少见无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两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6~7。

密度:3.30(+0.05,-0.03)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负光性,可显一轴晶干涉图假像。

多色性:褐绿色:强,绿,黄和红褐。

折射率:1.667~1.680(±0.003)。

双折射率:0.012~0.017。

荧光观察:无至强,黄色。

紫外可见光谱:503nm吸收带。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针状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柱晶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星光效应(极稀少)。

5.1.19.4 优化处理:未知。

5.1.20 黝帘石坦桑石

5.1.20.1 英文名称:Zoisite。

5.1.20.2 矿物名称:黝帘石。

5.1.20.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a2Al3(Si2O7)(SiO4)O(OH),可含V、Cr、Mn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斜方晶系。

晶体习性:柱状或板柱状。

颜色:坦桑石:蓝、紫蓝至蓝紫色;其他呈褐、黄绿、粉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一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6~7。

密度:3.35(+0.10,-0.2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三色性,强;

蓝色(坦桑石):蓝,紫红和绿黄;

褐色:绿,紫和浅蓝;

黄绿色:暗蓝,黄绿和紫。

折射率:1.691~1.700(±0.005)。

双折射率:0.008~0.013。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蓝色:595nm,528nm吸收峰;黄色:455nm吸收峰。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生长纹,阳起石、石墨和十字石等矿物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黝帘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稀少)。

附加说明:绿色黝帘石常呈集合体形态,与红宝石晶体及角闪石共生。

5.1.20.4 优化处理:

热处理:某些带褐色调的黝帘石加热后产生紫蓝色,稳定,不易检测。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膜常呈蓝色;折射率可见异常;红

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成分分析仪器(如XRF等)能检测出外来元素(如钴、钛等)含量异常。

5.1.21 绿帘石

5.1.21.1 英文名称:Epidote。

5.1.21.2 矿物名称:绿帘石。

5.1.21.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a2(Al,Fe)3(Si2O7)(SiO4)O(OH)。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单斜晶系。

晶体习性:柱状或柱状集合体,常发育晶面纵纹。

颜色:浅至深绿、棕褐、黄、黑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解理:一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6~7。

密度:3.40(+0.10,-0.1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三色性,强,绿,褐和黄。

折射率:1.729~1.768(+0.012,-0.035)。

双折射率:0.019~0.045。

荧光观察:通常无。

紫外可见光谱:445nm强吸收带,有时具475nm弱吸收峰。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可见双折射现象。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绿帘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遇热盐酸能部分溶解;遇氢氟酸能快速溶解。

5.1.21.4 优化处理:未知。

5.1.22 堇青石

5.1.22.1 英文名称:Iolite。

5.1.22.2 矿物名称:堇青石。

5.1.22.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Mg2Al4Si5O18,可含Na、K、Ca、Fe、Mn等元素及H2O。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斜方晶系。

晶体习性:短柱状,常见双晶。

颜色:浅至深的蓝、紫色,也可见无色、略带黄的白、绿、灰、褐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一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7~7.5。

密度:2.61(±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三色性,强;

紫色:浅紫,深紫和黄褐;

蓝色:无色至黄,蓝灰和深紫。

折射率:1.542~1.551(+0.045,-0.011)。

双折射率:0.008~0.012。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426nm,645nm弱吸收带。

放大检查:色带,气液包体,矿物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堇青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猫眼效应,砂金效应(稀少)。

5.1.22.4 优化处理:未知。

5.1.23 榍石

5.1.23.1 英文名称:Sphene。

5.1.23.2 矿物名称:榍石。

5.1.23.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aTiSiO5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单斜晶系。

晶体习性:扁平信封状晶体,横截面呈楔形。

颜色:黄、绿、褐、橙、无色等,少见红色。

光泽:金刚光泽。

解理:两组中等解理。

摩氏硬度:5~5.5。

密度:3.52(±0.02)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黄绿至褐色:中至强,浅黄绿,褐橙和褐黄。

折射率:1.900~2.034(±0.020)。

双折射率:0.100~0.135。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有时见580nm处双吸收峰。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指纹状包体,矿物包体,双晶纹,强双折射现象。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榍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色散强(0.051)。

5.1.23.4 优化处理:未知。

5.1.24 磷灰石

5.1.24.1 英文名称:Apatite。

5.1.24.2 矿物名称:磷灰石。

5.1.24.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a5(PO43(F,OH,Cl)。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六方晶系。

晶体习性:六方柱状。

颜色:无色、黄、绿、紫、紫红、粉红、褐、蓝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两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5~5.5。

密度:3.18(±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蓝色:强,蓝,黄至无色;其他颜色:极弱至弱。

折射率:1.634~1.638(+0.012,-0.006)。

双折射率:0.002~0.008,常为0.003。

荧光观察:黄色:紫粉红;蓝色:蓝至浅蓝;绿色:绿黄;

紫色:长波:绿黄,短波:浅紫红。

紫外可见光谱:黄色、无色及具猫眼效应的宝石见580nm处双吸收峰。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磷灰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

5.1.24.4 优化处理:未知。

5.1.25 辉石

5.1.25.1 英文名称:Pyroxene。

5.1.25.2 矿物名称:辉石。

5.1.25.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XYZ2O6,X为Ca、Mg、Fe、Mn、Na、Li。

Y为Mg、Fe、Mn、Al、Cr、Ti、V。

Z为Si、Al。

透辉石:CaMgSi2O6;可含Cr、Fe、V、Mn等元素。

顽火辉石:(Mg,Fe)2Si2O6;可含Ca、Al等元素。

普通辉石:(Ca,Mg,Fe)2(Si,Al)2O6

锂辉石:LiAlSi2O6;可含Fe、Mn、Ti、Ga、Cr、V、Co、Ni、Cu、Sn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透辉石:单斜晶系。

顽火辉石:斜方晶系。

普通辉石:单斜晶系。

锂辉石:单斜晶系。

晶体习性:常呈柱状,也可呈片状、放射状、纤维状集合体,普通辉石可见板状晶体。

颜色:透辉石:蓝绿至黄绿、褐、黑、紫、白至无色。

顽火辉石:红褐、褐绿、黄绿、少见无色。

普通辉石:灰褐、褐、紫褐、绿黑色。

锂辉石:粉红至蓝紫红、绿、黄、蓝、无色,通常色调较浅。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两组完全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5~6;锂辉石6.5~7。

密度:3.10g/cm3~3.52g/cm3

透辉石:3.29(+0.11,-0.07)g/cm3

顽火辉石:3.25(+0.15,-0.02)g/cm3

普通辉石:3.23~3.52g/cm3

锂辉石:3.18(±0.03)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三色性,弱至强。

透辉石:浅至深绿色。

顽火辉石:褐黄,黄;绿,黄绿。

普通辉石:浅绿,浅褐,绿黄色。

锂辉石:粉红至蓝紫红色:中至强,粉红至浅紫红;

无色、绿色:中,蓝绿,黄绿。

折射率:1.660~1.772。

透辉石:1.675~1.701(+0.029,-0.010),点测法常为1.68。

顽火辉石:1.663~1.673(±0.010)。

普通辉石:1.670~1.772。

锂辉石:1.660~1.676(±0.005)。

双折射率:0.008~0.033。

透辉石:0.024~0.030。

顽火辉石:0.008~0.011。

普通辉石:0.018~0.033。

锂辉石:0.014~0.016。

荧光观察:通常无。

透辉石:绿色透辉石:长波:绿;短波:无。

锂辉石:粉红至蓝紫红色:长波:中至强,粉红至橙色;短波:弱至中,粉红至橙色。

黄绿色:长波:弱,橙黄色;短波:极弱,橙黄色。

绿色:无。

紫外可见光谱:透辉石:505nm吸收峰;铬透辉石:635nm,655nm,670nm吸收峰,690nm处双吸收峰。

顽火辉石:505nm,550nm吸收峰。

普通辉石:不特征。

锂辉石:不特征。

黄绿色:433nm,438nm吸收峰。

绿色:646nm,669nm,686nm吸收峰,620nm附近宽吸收带。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纤维状包体,矿物包体,解理。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辉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四射星光),猫眼效应。

5.1.25.4 优化处理:

辐照处理:常用于锂辉石,无色或近于无色的锂辉石经辐照可转变成粉色,紫色锂辉石可转变成暗绿色,稍加热或见光会褪色,不易检测。

5.1.26 红柱石

5.1.26.1 英文名称:Andalusite。

5.1.26.2 矿物名称:红柱石。

5.1.26.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Al2SiO5,可含V、Mn、Ti、Fe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斜方晶系。

晶体习性:柱状晶体。

颜色:黄绿、黄褐,也可见绿、褐、粉等色,少见紫色。

内有黑色十字者称为空晶石。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一组中等解理。

摩氏硬度:7~7.5。

密度:3.17(±0.04)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三色性,强,褐黄绿,褐橙和褐红。

折射率:1.634~1.643(±0.005)。

双折射率:0.007~0.013。

荧光观察:长波:无;短波:无至中,绿至黄绿色。

紫外可见光谱:绿色、淡红、褐红:436nm和445nm(较弱)吸收峰。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针状包体;空晶石变种为黑色碳质包体呈十字形分布。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红柱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1.26.4 优化处理:

热处理:一些绿色红柱石加热产生粉色,稳定,不易检测。

5.1.27 矽线石

5.1.27.1 英文名称:Sillimanite。

5.1.27.2 矿物名称:矽线石。

5.1.27.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Al2SiO5,可含Fe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斜方晶系。

晶体习性:柱状或纤维状。

颜色:白至灰、褐、绿等色,少见紫蓝至灰蓝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丝绢光泽。

解理:一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6~7.5。

密度:3.25(+0.02,-0.11)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或呈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蓝色:强,无色,浅黄和蓝。

折射率:1.659~1.680(+0.004,-0.006)。

双折射率:0.015~0.021。

荧光观察:蓝色:弱,红色。

紫外可见光谱:410nm,441nm,462nm弱吸收带。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集合体呈纤维状结构。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矽线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

5.1.27.4 优化处理:未知。

5.1.28 蓝晶石

5.1.28.1 英文名称:Kyanite。

5.1.28.2 矿物名称:蓝晶石。

5.1.28.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Al2SiO5,可含Cr、Fe、Ca、Mg、Ti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三斜晶系。

晶体习性:常呈柱状,常见双晶。

颜色:浅至深蓝、绿、黄、灰、褐、无色等。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一组完全解理,一组中等解理。

摩氏硬度:平行C轴方向:4~5;垂直C轴方向:6~7。

密度:3.68(+0.01,-0.12)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蓝色:中,无色,深蓝和紫蓝。

折射率:1.716~1.731(±0.004)。

双折射率:0.012~0.017。

荧光观察:长波:弱,红;短波:无。

紫外可见光谱:435nm,445nm吸收带。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解理,色带。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蓝晶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

5.1.28.4 优化处理: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无明显多色性。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宝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红外光谱测试可

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5.1.29 鱼眼石

5.1.29.1 英文名称:Apophyllite。

5.1.29.2 矿物名称:鱼眼石。

5.1.29.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KCa4Si8O20(F,OH)·8H2O。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四方晶系。

晶体习性:柱状、板状,假立方晶体。

颜色:无色、黄、绿、紫、粉红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珍珠光泽。

解理:一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4~5。

密度:2.40(±0.10)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因颜色而异。

折射率:1.535~1.537。

双折射率:0.002。

荧光观察:长波:无;短波:无至弱,淡黄色。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鱼眼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1.29.4 优化处理:未知。

5.1.30 天蓝石

5.1.30.1 英文名称:Lazulite。

5.1.30.2 矿物名称:天蓝石。

5.1.30.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MgAl2(PO42(OH)2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单斜晶系。

晶体习性:柱状和锥状,集合体呈粒状、致密块状。

颜色:深蓝、蓝绿、紫蓝、蓝白、天蓝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110}中等至不完全解理,{101}不完全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5~6。

密度:3.09(+0.08,-0.01)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负光性;或呈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强,暗紫蓝,浅蓝和无色;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612~1.643(±0.005)。

双折射率:0.031。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可见双折射现象;集合体呈粒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天蓝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1.30.4 优化处理:未知。

5.1.31 符山石

5.1.31.1英文名称:Idocrase。

5.1.31.2 矿物名称:符山石。

5.1.31.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a10Mg2Al4(SiO45(Si2O72(OH)4,可含有Cu、Fe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四方晶系。

晶体习性:柱状,致密块状之粒状或柱状集合体。

颜色:黄绿、棕黄、浅蓝至绿蓝、灰、白等色,常见斑点状色斑。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不完全,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6~7。

密度:3.40(+0.10,-0.1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正光性或负光性;或呈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无至弱,因颜色而异;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713~1.718(+0.003,-0.013),点测常为1.71。

双折射率:0.001~0.012,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464nm吸收峰,528.5nm弱吸收峰。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集合体呈粒状或柱状结构。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符山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1.31.4 优化处理:未知。

5.1.32 硼铝镁石

5.1.32.1 英文名称:Sinhalite。

5.1.32.2 矿物名称:硼铝镁石。

5.1.32.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MgAlBO4,可含Fe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斜方晶系。

晶体习性:柱状晶体。

颜色:绿黄至褐黄、褐等色,少见浅粉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不完全。

摩氏硬度:6~7。

密度:3.48(±0.02)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中,浅褐,暗褐。

折射率:1.668~1.707(+0.005,-0.003)。

双折射率:0.036~0.039。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493nm,475nm,463nm,452nm吸收峰。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双折射现象明显。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硼铝镁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1.32.4 优化处理:未知。

5.1.33 塔菲石

5.1.33.1 英文名称:Taaffeite。

5.1.33.2 矿物名称:塔菲石。

5.1.33.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MgBeAl4O8,可含Ca、Fe、Mn、Cr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六方晶系。

晶体习性:六方双锥、六方桶状。

颜色:粉至红、蓝、紫、紫红、棕、绿、无色等。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8~9。

密度:3.61(±0.01)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因颜色而异。

折射率:1.719~1.723(±0.002)。

双折射率:0.004~0.005。

荧光观察:无至弱,绿色。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可有458nm弱吸收带。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塔菲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1.33.4 优化处理:未知。

5.1.34 蓝锥矿

5.1.34.1 英文名称:Benitoite。

5.1.34.2 矿物名称:蓝锥矿。

5.1.34.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BaTiSi3O9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六方晶系。

晶体习性:板状或柱状晶体。

颜色:蓝、紫蓝,常见具环带的浅蓝、无色、白等色,少见粉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解理:一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6~7。

密度:3.68(+0.01,-0.07)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因颜色而异。蓝色:强,蓝,无色;紫色:紫红,紫。

折射率:1.757~1.804。

双折射率:0.047。

荧光观察:长波:无;短波:强,蓝白。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色带,双折射现象明显。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蓝锥矿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色散强(0.044)。

5.1.34.4 优化处理:未知。

5.1.35 重晶石

5.1.35.1 英文名称:Barite。

5.1.35.2 矿物名称:重晶石。

5.1.35.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Ba,Sr)SO4,Ba含量大于Sr含量。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斜方晶系。

晶体习性:板状,有时可呈柱状、粒状,纤维状集合体,或钟乳状、结核状集合体。

颜色:无色至红、黄、绿、蓝、褐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两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3~4。

密度:4.50(+0.10,-0.20)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无至弱,因颜色而异。

折射率:1.636~1.648(+0.001,-0.002)。

双折射率:0.012。

荧光观察:偶见荧光和磷光,弱蓝或浅绿。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重晶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1.35.4 优化处理:未知。

5.1.36 天青石

5.1.36.1 英文名称:Celestite。

5.1.36.2 矿物名称:天青石。

5.1.36.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Sr,Ba)SO4,其中Sr含量大于Ba含量,可含Pb、Ca、Fe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斜方晶系。

晶体习性:常呈板状,有时可呈柱状、粒状、纤维状集合体,可呈钟乳状、结核状集合体。

颜色:浅蓝、无色、黄、橙、绿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两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3~4。

密度:3.87g/cm3~4.30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弱,因颜色而异。

折射率:1.619~1.637。

双折射率:0.018。

荧光观察:通常无,有时可显弱荧光。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天青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1.36.4 优化处理:未知。

5.1.37 方解石

5.1.37.1英文名称:Calcite。

5.1.37.2矿物名称:方解石。

5.1.37.3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aCO3,可含Mg、Fe、Mn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三方晶系。

晶体习性:常呈板状、柱状。

颜色:各种颜色。常见无色、白、浅黄等色。无色透明者称为冰洲石。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三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3。

密度:2.70(±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无至弱。

折射率:1.486~1.658。

双折射率:0.172。

荧光观察:因颜色或成因而异。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强双折射现象,解理。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碳酸根离子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

5.1.37.4 优化处理: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经丙酮或无水乙醇等溶

剂擦拭可掉色。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宝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红外光谱测试可

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辐照处理:以产生蓝色、黄色和浅紫色。某些颜色加热或长时间曝光会褪色,不易检测。

5.1.38 斧石

5.1.38.1 英文名称:Axinite。

5.1.38.2 矿物名称:斧石。

5.1.38.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a4(Mn,Fe,Mg)2Al4B2(Si2O72O2(OH)2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三斜晶系。

晶体习性:板状晶体。

颜色:褐、紫褐、紫、褐黄、蓝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一组中等解理。

摩氏硬度:6~7。

密度:3.29(+0.07,-0.03)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强,紫至粉,浅黄,红褐。

折射率:1.678~1.688(±0.005)。

双折射率:0.010~0.012。

荧光观察:通常无,短波:黄色斧石:红色。

紫外可见光谱:412nm,466nm,492nm,512nm吸收峰。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斧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1.38.4优化处理:未知。

5.1.39 锡石

5.1.39.1 英文名称:Cassiterite。

5.1.39.2 矿物名称:锡石。

5.1.39.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SnO2,可含Fe、Nb、Ta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四方晶系。

晶体习性:四方锥状、膝状双晶。

颜色:暗褐至黑、黄褐、黄、无色等。

光泽:金刚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解理:两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6~7。

密度:6.95(±0.08)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弱至中,浅至暗褐。

折射率:1.997~2.093(+0.009,-0.006)。

双折射率:0.096~0.098。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色带,强双折射现象。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Sn-O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色散强(0.071)。

5.1.39.4 优化处理:未知。

5.1.40 磷铝锂石

5.1.40.1 英文名称:Amblygonite。

5.1.40.2 矿物名称:磷铝锂石。

5.1.40.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Li,Na)Al(PO4)(F,OH)。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三斜晶系。

晶体习性:短柱状、常见聚片双晶;常呈致密块状集合体。

颜色:无色至浅黄、绿黄、浅粉、绿、蓝、褐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两组完全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5~6。

密度:3.02(±0.04)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或负光性。

多色性:无至弱,因颜色而异;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612~1.636(-0.034)。

双折射率:0.020~0.027,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长波:非常弱的绿色;长、短波:浅蓝色磷光。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可见双折射现象,平行解理方向的云状物;集合体呈粒状结构或致密块状构造。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磷铝锂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1.40.4 优化处理:未知。

5.1.41 透视石

5.1.41.1 英文名称:Dioptase。

5.1.41.2 矿物名称:透视石。

5.1.41.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u6Si6O18·6H2O。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三方晶系。

晶体习性:短柱状。

颜色:蓝绿、绿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三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5。

密度:3.30(±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弱,因颜色而异。

折射率:1.655~1.708(±0.012)。

双折射率:0.051~0.053。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550nm宽吸收带。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双折射现象明显。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透视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1.41.4 优化处理:未知。

5.1.42 蓝柱石

5.1.42.1 英文名称:Euclase。

5.1.42.2 矿物名称:蓝柱石。

5.1.42.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BeAlSiO4(OH),可含Fe、Cr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单斜晶系。

晶体习性:短柱状。

颜色:无色、带黄色调的蓝绿、蓝、绿蓝等色,通常为浅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一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7~8。

密度:3.08(+0.04,-0.08)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因颜色而异。蓝色:蓝灰,浅蓝;绿色:灰绿,绿。

折射率:1.652~1.671(+0.006,-0.002)。

双折射率:0.019~0.020。

荧光观察:无至弱。

紫外可见光谱:468nm,455nm吸收带,绿区、红区有吸收。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色带,可见双折射现象。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蓝柱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1.42.4 优化处理:

辐照处理:由无色者辐照成蓝或浅绿色,不易检测。

5.1.43 磷铝钠石

5.1.43.1 英文名称:Brazilianite。

5.1.43.2 矿物名称:磷铝钠石。

5.1.43.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NaAl3(PO42(OH)4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单斜晶系。

晶体习性:粒状或短柱状。

颜色:黄绿至绿黄等色,少见无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一组中等解理。

摩氏硬度:5~6。

密度:2.97(±0.03)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弱,黄绿,绿。

折射率:1.602~1.621(±0.003)。

双折射率:0.019~0.021。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可见双折射现象。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磷铝钠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1.43.4 优化处理:未知。

5.1.44 赛黄晶

5.1.44.1 英文名称:Danburite。

5.1.44.2 矿物名称:赛黄晶。

5.1.44.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aB2(SiO42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斜方晶系。

晶体习性:常呈短柱状,也可呈块状或粒状集合体。

颜色:黄、无色、褐等色,少见粉红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解理:一组极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7。

密度:3.00(±0.03)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或负光性。

多色性:弱,因颜色而异。

折射率:1.630~1.636(±0.003)。

双折射率:0.006。

荧光观察:长波:无至强,浅蓝至蓝绿;短波下荧光常弱于长波。

紫外可见光谱:某些可见580nm处双吸收峰。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赛黄晶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1.44.4 优化处理:未知。

5.1.45 硅铍石

5.1.45.1 英文名称:Phenakite。

5.1.45.2 矿物名称:硅铍石,又名似晶石。

5.1.45.3 材料性质:化学成分:Be2SiO4,可含Mg、Ca、Al、Na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三方晶系。

晶体习性:菱面体或菱面体与柱面聚合而成的短柱状,或呈细粒状集合体。

颜色:无色、黄、浅红、褐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一组中等解理,一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7~8。

密度:2.95(±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弱至中,因颜色而异。

折射率:1.654~1.670(+0.026,-0.004)。

双折射率:0.016。

荧光观察:无至弱,粉,浅蓝或绿。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常见片状云母或针硫铋铅矿。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硅铍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1.45.4 优化处理:未知。

5.1.46 蓝方石

5.1.46.1 英文名称:Hauyne。

5.1.46.2 矿物名称:蓝方石。

5.1.46.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Na6Ca2(AlSiO46(SO42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等轴晶系。

晶体习性:菱形十二面体或八面体,常呈圆粒状。

颜色:天蓝、蓝或绿蓝色、白、灰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110}中等解理;

摩氏硬度:5.5~6。

密度:

2.42g/cm3~2.50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1.496~1.505。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长波:不同程度的橙红色荧光,荧光强度随颜色的加深而减弱;

短波:弱橙红色荧光至惰性。

紫外可见光谱:蓝色:600nm附近吸收带。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负晶,愈合裂隙。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蓝方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1.46.4 优化处理:未知。

5.1.47 闪锌矿

5.1.47.1 英文名称:Sphalerite。

5.1.47.2 矿物名称:闪锌矿。

5.1.47.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ZnS,常见铁、锰、镉、镓、铟、锗、汞等类质同象混入物及含铜、锡、锑、铋等矿物的机械混入物。锌常被铁所替代。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等轴晶系。

晶体习性:晶体形态呈四面体或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等单形组成聚形,胶体成因的闪锌

矿常呈粒状、葡萄状、同心圆状集合体形态。常见双晶类型为接触双晶和聚片

双晶。

颜色:无色到浅黄、棕褐至黑色等,随其成分中含铁量的增多而变深。不透明的闪锌矿呈现黑色,棕褐色;透明到半透明的闪锌矿呈现黄,黄绿,绿,橙红,黄褐等色。

光泽:金刚光泽至半金属光泽,随含Fe量增多而增强。

解理:{110}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3.5~4。

密度:3.9g/cm3~4.1g/cm3,随铁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光性特征:均质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通常为2.369,随含Fe量增多而增大。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无,少数呈橘红色;部分经摩擦后可发磷光。

紫外可见光谱:具651nm,667nm,690nm吸收峰。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双晶纹,色带。

红外光谱:远红外区具闪锌矿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

特殊性质:色散很强(0.156)。

5.1.47.4 优化处理:未知。


戴卫祥 律师

戴卫祥,男,辽宁东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三级律师,工学、法学学士学位。现任辽宁省律师协会政府法律顾问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省级人民监督员,大连市律师协会房地产与建设工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大连市司法局法律顾问。

2001年从事法律工作,具有多年工作经验、律师执业经验及4年工程建设现场管理经验,先后担任恒大集团大连公司、辽宁公司监察室主任。执业以来,代理过建设工程鉴定、刑事鉴定、机动车交通事故鉴定、医疗损害及医疗产品质量鉴定、消防工程鉴定、环境损害鉴定等各类司法鉴定案件,积累了丰富的司法鉴定办案经验,并成功代理过多起通过司法鉴定确定无罪的刑事、司法鉴定行政确认等案件,在司法鉴定专业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实践。

执业期间,秉承“忠实、勤勉、认真、专业”的执业理念,为多家企业及个人办理几百起成功案件,以认真细致地专业服务,赢得了当事人的一致认可和信赖。


戴卫祥律师联系方式

电话:13940919059

微信号码:dailvshi8

大连市中山区鲁迅路58号天通金融大厦1616

郑重推荐

睿法在线,精英律师团队打造,倡导并推行律师执业标准化、规范化,并提供专业法律服务。

睿法在线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